初冬时节,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骤然变冷的空气让甲型H1N1流感趁势肆虐。河北以岭医药集团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因其明确的疗效,一下线就发往全国各地。
预计连花清瘟胶囊今年销售额将突破5亿元,是去年销售收入的8倍。像这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以岭集团拥有十余个。参松养心胶囊今年销售额已接近5亿元;通心络胶囊有望突破10亿多元,该药上市以来累计创税收3亿多元,每年服用的心脑血管患者近500万人。预计今年年底,集团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0亿元,缴纳税收2.2亿元。
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董事长吴以岭教授道出其中根源:依托科技创新,为产品注入现代科技元素, 走出一条具有现代特色的中药产业化道路。
前不久,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这样评价,“以岭的络病理论创新以及应用,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位一体
产学研完美结合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要想做成一个产业,就必须进行全方位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科研、临床、生产、教学、营销五位一体的体制,拥有以岭研究院、以岭医院、石家庄以岭药业、安国以岭中药饮片公司、北京以岭药业公司5大机构。这个产学研结合近乎完美的技术创新体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新的中药产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向市场。
“为避免科研走弯路,我们的每项科研立项,都是建立在营销公司订单、医院需求基础上的。”以岭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韶华对每项课题的技术含金量及市场需求有充分的自信。研究院作为科研基地,首先研究出100多种科研药物应用于临床。医院依托科研开设医技科室,形成从临床到产品开发的最佳组合,从临床实践中筛选出疗效好、有开发苗头的药物;再由研究院深度开发,开发后再临床检验。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得到的成熟品种,经中试车间试验成功后,就可直接与大生产对接。
“这样的体制为集团内部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把理论创新、工艺创新、处方筛选、药物单体研究等等都囊括到链条中,既环环相扣,每一个单独的创新又能在链条中实现它的生产力价值。”集团总经理助理郭双庚说。
诞生于非典时期的连花清瘟胶囊,就是在产学研完美结合的产物。它从开始研发到迈向市场仅用了347天,在医药研究界堪称奇迹,因为我国一般药物的研发周期为10年左右。非典特殊时期,新药研发的理论组方、药理药效、临床研究、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等多方面工作全面铺开,同时还必须保证所有研究资料真实可靠,确保所有研究数据经得起技术复核,这换做任何一家其它企业都是无法完成的。
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集团新产品进入市场打通了快速通道,使新产品迅速转化为效益,也为科研再投入和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此外,研究院和医院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的研究院和附属医院,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教学辅助临床和科研,使科研人员提高了学术水平,拓宽了思路,还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在创新机制的保障下,集团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在络病研究领域结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科研硕果:2001年,“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虫类药超微粉碎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打造高附加值产品
无论任何企业,承载其效益和竞争力的都是产品。但不争的事实是,长久以来我国医药产业一直在国际医药价值链上充当着中低端品种生产者的角色,多数产品质量不高、疗效不佳、销路不畅。
吴以岭清醒地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单个产品和同类产品低水平重复严重,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少。并提出,只有将传统中药转变为现代科技内涵的中药产品,才能既保持特色又与时俱进,满足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进入国际药物市场的主流。
所以,集团创立之初就迈开了创新药物的步伐。在临床的反复实践中,先后研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等系列药物。
通心络胶囊——络病理论代表方药,将具有活血通络功效的全蝎、蜈蚣、蝉蜕等用于冠心病治疗,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一般情况下,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十余年,但通心络研发成功至今已25年了,产品的市场销售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产品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围绕通心络胶囊的科研从未间断,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提升技术水平,革新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 以岭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韶华说。将超微粉碎技术运用于胶囊制备工艺技术中,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创新技术,这项投资1亿元与清华大学联合攻关的技术,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碎粒度的标准,并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建立的虫类药超微粉碎粒度质控标准,已成为国家药品标准。集团也因此在2008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河北省各行业目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最高奖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