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楼市中,除了火爆的二手房和新房市场,不断高企的房价甚至推动了烂尾楼的集体复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烂尾楼项目近50个,大部分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经过整合后大多已“断尾重生”。(12月14日《北京晨报》)
城市烂尾楼大多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个别开发商“空手套白狼”、炒作地皮、套取银行贷款,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资金链断裂,成为开发商“吞不下、卖不动”的“烂尾楼”。但时移事易,原本烂尾楼如今成了“香饽饽”,当然与时下的房地产市场有关。
时下的房地产其实已形成大量泡沫。据媒体报道,北京在2009年商品房均价涨幅已超过60%,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房价的涨幅都超过了GDP的5倍。85%以上的居民买不起房,已是不争的事实。
地价和楼市节节攀升,烂尾楼也跟着升值,变成热炒的对象,这难道不正是时下楼市又一轮“泡沫”的明证吗?
楼价走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风向标,而烂尾楼走势又是时下楼市走势的一个风向标。这个风向标透出时下房地产业的“虚胖”本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