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石家庄市初步完成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15 8:53:47   
>> 相关新闻链接
·石家庄市全面上调工伤保险待遇 ·石家庄市获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五个立方体展现魅力河北 ·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政府签署地质找矿合作协议
·河北阳原大力发展高载能产业 5个月签72亿大单 ·"邯砖模式"演绎传奇 让建筑垃圾重新"走上墙"
·河北宣化千年"古"葡萄连获殊荣 ·神威获准建冀唯一中药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神威药业再获"2009年香港杰出企业"殊荣 ·河北冀东发现特大铁矿 探明资源量达10.44亿吨

  本报讯(记者  许跃彬)利用铁路入地时机,我市将对铁路隧道上方约8米的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建造省会标志性的地下步行商业街。记者日前从市规划部门获悉,日前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已经市规划审批委员会原则通过,预计2011年3月,随着铁路入地工程的六线隧道顶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正式开工建设。

  地下空间与市级商业中心区的范围一致

  据了解,因铁路穿城入地,胜利大街改造后地面将形成宽约140米的景观性主干道,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我市谋划了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借鉴国内外相似案例,提出利用铁路隧道上方约8米的可开发空间,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建设地下步行商业街,整合中心区两侧空间的方案,在方便街道两侧通行的同时,打造繁荣的商业中心。

  “本次地下空间开发的范围北至新华路,南到裕华路,长约1.3公里,与规划市级商业中心区的范围一致。”据省会胜利大街铁路入地段地下空间开发方案的设计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王敏介绍,地下空间开发总面积约8.8万平方米。其中:北区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南区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开发宽度主要为铁路下穿工程上部约40米宽范围,局部位置适当拓宽,该工程将打造成石家庄市标志性的地下空间工程。

  “结合铁路入地工程实施地下空间开发,不但可以节省资金,缩短工期,而且还可避免将来建设中的重复开挖对城市的影响,未雨绸缪。”王敏介绍说,本工程将开创地下空间与铁路工程综合开发的先河。按照施工方案,铁路入地工程,在隧道建成后,上方将加一个钢筋混凝土的盖,接着,将盖上约8米厚的浮土。如果地下步行街与其同步实施的话,铁路入地工程节省了顶部施工完成后回填土施工,而地下步行街则节省了开挖土地的成本,一举两得,这样,铁路入地工程的工程量也可减少,地下步行街项目还可争取时间。

  由于具备连接街道两侧交通的功能,地下步行商业街通行系统将四通八达。规划方案提出,在民生路、正东路等增设多处横向穿越胜利大街的人行过街地道。基本达到有交叉路口的地方就有出入通道,同时在重要的商业设施地段,也将设置出入通道。从而实现东西向过街地道与南北向主通道共同形成舒适、通达的地下步行系统,行人可从地下方便地到达地上各区域,畅通无阻。

  地下步行街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据王敏介绍,在规划中,由于地铁1号线在地下一层将穿越中山路,因此在设计中将地下步行街以中山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区。中山路以北片区,现有南三条、新华集贸市场、民族路步行街等商业区,同时这里又汇聚了正太饭店、大石桥、纪念碑等具有历史价值的保护建筑,由于此区域商业成熟,人文气息较浓厚,因此北区地下空间开发以特色文化、休闲服务为主,为购物人群提供休闲、餐饮和交往空间。

  “与北区不同,中山路以南片区,这里紧邻中迪及新时代广场等开发项目,拟建大量商务办公及居住建筑;同时,按照规划,该区域还将设置地铁车站,可以说这里发展后劲十足,人气旺盛。”王敏表示,因此,他们将南区地下空间开发定位为商业步行街。 以满足区域大规模的步行交通需求为主,同时布置一定规模的商业,以完善步行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强片区的商业氛围。

  据了解,为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为地下商业街集聚更多人气与商机,方案提出在南北两区即中山路和裕华路增设两处地下公交枢纽, 在北区,利用中山路现有框架设置过境公交停靠站。而在南区,则在裕华路胜利大街交叉口东北侧的公共绿地下,设置公交首末站,并利用立交进出。

  “缝合”城市让桥东桥西“血管”通畅

  “铁路入地结束了桥东桥西分割的历史,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的开发则有效地‘缝合’了城市,打通了桥东桥西沟通的‘毛细血管’,使桥东桥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市城乡规划局总建筑师张晋在谈到开发地下步行街的意义时说。

  张晋表示,实施铁路入地工程,就是要结束铁路分割对城市功能的影响,但铁路穿城入地后,胜利大街改造后地面将形成宽约140米的景观性主干道,这在极大改善中心区的交通条件,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主干道140米的断面宽度阻隔步行交通,造成了新的过街难题;并且两侧商业受到主干道大规模过境交通的分隔,难以形成市级中心商圈的规模效应;同时,道路中央景观绿带由于进出不便,其休憩、游玩功能难以发挥。更重要的是,这对桥东桥西在一定意义上还会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

  上海市政院提出的“缝合城市”概念,则实现了城市形态缝合、城市功能整合、历史文化融合,让步行者享受城市环境。张晋表示,这种“缝合”不是简单地用线缝合,而是使其血管流通,实现真正融合,通过对地下步行街与上方中央绿化景观带的有机融合,上下贯通;通过地下步行街与上方相交路口的相通等等,使他们相互贯通,市民可自由行走,一定意义上抹平外部的伤口,使桥东桥西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缝合”不仅将实现桥东桥西的通畅,而且还将与上方中央绿化景观带有效结合,上下贯通,让大面积绿地景观真正服务于民。据张晋介绍,规划提出在中央景观绿化带上设置多处地下开敞空间,使地面绿化景观与地下空间上下贯通,很好地衔接在一起,比如设置出入口、采光带等,使市民可自由出入两者之间。实现市民在地下步行街可以看到地上中央景观绿化带,而在中央景观绿化带也可很方便地到达地下步行街,这样不仅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实现自然采光通风和生态节能。同时,使市民能够安全、方便进出中央景观绿化带,充分发挥其休息、游玩的功能。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