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末年初的当口儿,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向又成了热门话题。不过仔细想想,过去对证券市场的预测大都不甚靠谱,而且往往是越具体,越离谱,甚至预测的对错比掷骰子确定的概率还小。这也许就是市场的随机漫步规律在起作用。
我们难以准确地预测市场的走势,但我们却可以估计一些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也许对投资有些帮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开过,其主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政策取向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体到财政、货币政策,就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基调是稳定的,但手法会是灵活的,而运用之妙也就在这灵活之中。
在这其中,证券市场最为敏感的就是利率的调升。
近来,在息口的选择上,各国央行的方向基本一致。英格兰银行维持利率在0.5%的低水平不变,瑞士、韩国央行也维持利率不变,美国的议息在下周。但是现在的不变,不等于永远的不变。
目前的低利率水平并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而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权宜之计。如果随着经济的恢复,利率不相应地恢复到正常水平,过低的利率就会给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危害。
现在之所以未动利率,各国政府的担心在于会伤害经济的恢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的例子,澳大利亚上周二再次加息,基准利率升至3.75%,这是澳洲央行史无前例地连续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不过,加息并没有阻止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息意味着经济已恢复到了正常增长状态。
影响加息的一个因素是CPI的变动。11日公布的11月份CPI是0.6%,经济回暖已经确定,利率也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我国加息的一个羁绊是美国的加息。我国不希望因加息而导致更多的热钱流入。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加息最早要到2010年下半年,因而我国的加息也会在此之后。2010年的息口就在这些因素的交错作用下发生变动。
利率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汇率。即使没有加息,美元也没有一路跌下去。11日美元指数重又走强,加息会更加强化美元的这种势头。
证券市场、商品市场目前的强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弱势美元带来的盛宴。一旦加息成为现实,美元再度转强,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向就会变化,现有的格局被打乱,新的格局会出现,商品市场尤其关注这种变化的发生。(晓旦)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