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农行正稳步“走出去”。到明年1月,农行在德国法兰克福、韩国首尔、澳大利亚悉尼的代表处均将成立,东京、伦敦、纽约代表处升格为分行的申请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跟随你的客户’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类企业包括农业企业都在进入全球市场,因此农行也要跟上服务对象的国际化步伐。”项俊波说。
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80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中,靠农行支持的达到600家。随着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采购逐步实现全球化,并出现生产全球化、资本运作全球化的趋势,这些都推动农行伴随客户走向全球。
“近年来,我国粮油及资源型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大宗农产品的贸易融资潜力巨大。农行作为服务‘三农’的主要银行,拥有优质涉农公司客户,如能提供境内外联动的大宗农产品贸易融资服务,将有力提高农行服务‘三农’成效,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涉农金融领域的地位。”项俊波指出,“从国际上看,较出色的涉农类银行国际化程度普遍较高,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荷兰拉博银行等。”
项俊波坦言,与中行、工行等走在国际化发展前列的国内同行相比,农行在海外发展、业务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农行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球化布局,依托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客户的国际化扩张,稳健地迈出国际化步伐,把农行建成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综合经营的现代化全能型银行”。
“目前,农行在香港和新加坡分行的盈利情况不错。明年在东京、纽约、伦敦三个金融中心的分支机构升级,将是农行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性步伐。”项俊波说。
完善公司治理:股改上市的重中之重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收官之战,农行成功股改上市对深化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对农行来说,股改上市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农行上市,不仅是满足监管要求的需要”,项俊波说,“也是完善公司治理、切实提升经营效率、树立行业内形象、走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这是农行股改的重中之重。”
项俊波指出,上市首先是为了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积极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的可持续能力。此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等要求,也将进一步强化农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项俊波表示,目前农行对此仍在研究论证中,未确定任何国际金融机构为战略投资者。
“目前农行上市的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从技术准备的角度看,各项指标已达到上市条件。但是,农行的上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项俊波表示。
项俊波表示,“三农”事业部制能否成功运行,服务“三农”试点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经营的表现,是农行上市的决定性因素。
“农行的存在,就是要为‘三农’服务的,这是农行改革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色。待条件成熟时,农行会选择资本市场处于平稳时机上市。”项俊波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