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就是财富。它不仅是精神层面的抽象财富,而且可以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现实财富。由精神财富到物质财富的转化,资金和政策支持不可少。推进省会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需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建设文化强市的良好环境。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联动,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首要问题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推动整个文化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尽快拿出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对关键性的重要问题要一个一个研究,一个一个突破。按照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要求,产业、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扬攻坚克难、敢闯敢试的精神,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予以推进。制定和落实目标责任制,按照“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督查、绩效式考核”的方法,力促落实。
加大投入必不可少。改革是要有成本的,省会文化事业发展也需要加大投入,怕花钱是不行的。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力度,解决投入不足和资金缺乏整合两大问题。要突出重点,一年干一两件大事,着力帮助一些企业、扶持一些产业、推进一些改革。结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调整,在新确定的滨河新区下决心新建一批现代一流的文化基础设施,并注重改造和完善老城区的文化设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源共享。彻底改变各院团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文艺编排创作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创作和创新,鼓励精品力作的产出,鼓励多到基层面向群众服务。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才。建设文化强市,离不开人才支撑。一个名演员就能带出一个团队、一个剧种出名。在安徽,人们都知道,没有严凤英就没有黄梅戏,更没有黄梅戏的今天。这就是人才的作用。发展文化事业,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要注重发挥名演员的领军作用,既要重视老一批的名演员、优秀演员,又要培养出新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对名演员、名记者、名主持人等应该有一些特殊优待的政策,大力支持他们去发展事业。通过政策的扶持引导、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各种激励机制的完善,充分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完善配套政策,整合文化资源。要鼓励改革,鼓励早改革,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要细化,要实在管用。慎重稳妥地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和方案,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省会文化资源丰富,对省会的文化建设要统筹规划,整合省市文化资源,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实现省市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使省市形成发展文化事业的强大合力,推进省会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建设,促进省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省会文化建设的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明确。我们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展,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班子发展能力的一次考验。让我们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