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美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
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周前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美国商务部24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反补贴关税制裁,成为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联想起前段时间美对华特保、反倾销和反补贴等一系列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令人不禁萌生奥巴马的新贸易政策是否意味着美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的疑虑。
纵观历史,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根深蒂固。静观其变,究其根源,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其体制内、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的综合,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国家社会”与世界社会的磨合所产生的龃龉。
首先,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贸易保护主义滋生的平台。众所周知,“三权分立”构成了美国基本的政治体制,但与贸易相关的法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取决于以总统为核心的政府,和包括参众两院在内的国会。换言之,影响贸易法案和政策变动的途径实际是“双渠道的”。
具体而言,美国国会主要由民主和共和两大政党的议员共同组成,同时各议员可以不受其代表政党的约束,保持意见的自由性。因此单名议员可以视为贸易法案和贸易政策形成的单元细胞。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