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备受全球经济界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伦敦闭幕。此次会议针对全球金融危机,达成了多项共识: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可用资金提高2倍,至7500亿美元;支持2500亿美元的最新特别提款权(SDR)配额;支持多边发展银行(MDB)至少1000亿美元的额外贷款;确保为贸易融资提供2500亿美元的支持;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同意出售黄金储备的所得资金,为最贫穷国家提供优惠融资。这些协议共同组成了一项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旨在恢复全球信贷和就业市场及经济增长。
作为《首席财务官》杂志今年2月份封面文章“2009年己丑年CFO行事月历”中着重推荐关注的4月份重头戏,深入分析和研究G20峰会的点滴资讯,无疑有助于本土CFO实现先知先觉,这也是我们特别把这个月的关键字定为“觉”字的初衷。
无论怎样,这场危机都已铸成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危机已经使全世界损失了50万亿美元的财富。现在英国已经陷入了7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调查显示,危机致使英国损失了近2万亿英镑的资产,每个成年人平均损失额为4万英镑。一直扮演欧盟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其出口出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滑坡。据德国统计局报告,今年1月份的德国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7%,预计全年对外贸易额下降幅度为8%。而身处风暴眼的美国,到2月底,失业率已经冲到了8.1%,创下了25年来新高纪录。一直蹒跚着未走出“失去的十年”的日本,此次危机无疑导致雪上加霜,据日本内阁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比上季度下滑了3.3%,按年率计算为12.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空前的今天,已难觅真正“风景独好”的经济体。
世界银行3月31日公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显示,2009年世界经济总产值将缩水1.7%,而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引擎”的发展中国家今年GDP增长由2008年11月预测的4.4%下调一半,降至2.1%。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指出,“这是近80年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萎缩。”
尽管几乎每一个来自西方的预测都会给中国经济一个“光明的尾巴”。但二元经济结构失衡矛盾突出、就业压力沉重的国内经济,并不能只看单纯的GDP增长率。当然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和10大产业振兴计划的作用下,中国经济重回高增长周期的确指日可待。与那些“GDP至上者”不同的是,《首席财务官》杂志此次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经济空间中,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不在“钦定振兴”之列的行业能在这一轮日渐深重的危机中悄然绽放出“非主流的逆势繁荣”。
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抛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从1月14日到2月25日,国家相继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之3月份刚刚闭幕的“两会”给中国经济的复苏注入资源的同时也注入了信心。本刊采访发现,多数经济学家、投资界人士和企业CFO都相信中国会是最先走出经济衰退的国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危机下仍然会出现相对景气的行业,除了政策惠及的产业外,我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艰难市场环境下仍然能够找到一线生机的行业企业,他们才是最终拉动中国经济走出泥潭的最有力战车。
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一定程度上资本的流动趋向成为行业冷暖的晴雨表。中国创投行业的门户投资中国网(ChinaVenture)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28起投资案例分别分布在12个行业。互联网、能源和IT等行业投资案例数量相对较多。
虽然2009年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投资规模出现大幅下滑,互联网行业也呈现出相同趋势,投资案例数量从2008年第四季度的13起下降至8起。尽管如此,互联网行业仍旧是最受关注的行业。其中,电子商务仍是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主流。本季度披露投资案例三起,投资金额2615万美元。
非主流繁荣行业1
“口红效应”下的反市场周期行业
在当前整体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对高度依赖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些工业行业企业和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所受影响更为巨大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也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并进一步对他们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行为造成了影响。根据L.E.K.2009年2月份对北京、南京、郑州和中山四个城市600多位消费者所作的调查显示,36%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与一年前同比下降,25%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同比增长,收入下降的现象在位于以出口为主导的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市表现的尤为明显——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同比出现下降。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也已跌落至过去数年来的最低水平。但其中仍有积极因素,多数被调查对象仍然维持或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支出,其中47%被调查者的消费维持原有水平,30%增加,23%下降。
L.E.K.咨询董事合伙人陈源道表示,总体而言,相对于出口市场和工业品市场,国内消费市场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表现出“抗市场周期”的特征。相对而言,一些非必需的消费项目所受影响较大,如许多被调查者减少了旅游、娱乐、酒类等方面的开支;而另外一些消费项目则体现了刚性需求的特征,受经济状况变化影响较为有限,如非处方药品、个人护理用品、食品等,值得注意的是,化妆品的开支也相对坚挺。此外,受到国人一贯重视教育的影响,教育培训类开支还在继续增长,即使是在收入下降的人群中,也仅有不到10%的被调查者减少了在教育上的支出,而教育支出增加的被调查者比例则超过了1/3。这从国内教育产业的龙头——新东方2008年业绩中可以看出端倪,其2008年全年营业额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超过了45%。
相关研究显示,具备“口红效应”的行业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比如,大众化餐饮便是明显的案例。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查显示,过半数居民将在2009年“减少外出就餐费用”,这对高端餐饮是个冲击,冲击面大约在10%~30%,而对大众化餐饮却是利好消息。大众点评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各地餐饮市场中,人均消费50元以下的餐厅所占市场比例达到了60%以上,在广州和南京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70%。同时娱乐和文化产业也不乏亮点,去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46亿元,比2007年净增13亿元,增幅近40%。
对于L.E.K。的上述分析,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仕元补充说,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均是经济运行中曝露出问题比较严重的行业,因此也是经济修复中政府重点解决的行业,尤其是医疗和轨道交通,对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阻碍现象明显,也因此存在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非主流繁荣行业2
帮助提高运营效率的管理软件行业
与金融风暴中艰难挣扎的制造业相比,软件行业,尤其是提供可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软件解决方案的企业则成为这一波危机中的幸运儿。据著名跨国律师事务所——诺顿罗氏集团(NortonRoseGroup)2009年初发布的一份题为《2009首席执行官简报》的报告指出,被访问的200多家企业的CEO中有1/5的企业将更多用IT技术实现程序电脑化,以降低成本。
“任何时期都有机构化的优势行业,但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只有一种企业具备绝对的优势,那就是极具管理创新能力的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和行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坦言。根据博科资讯的观察,具备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全局观的公司是在目前的环境下最有生命力的公司。金融危机席卷之下,博科资讯的业绩实现了60%的增长,更预计2009年将实现100%的增长,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很多企业已经设法以财务统领、业务自由的方式进行变革,也越来越重视战略实现的工具。
“企业只有非常清晰地把握业务流状况和财务流状况,才会真正把企业的成本控制下来。这不仅需要用软件,还需要在理念上认同和实施。特殊时期是管理变革的好时期。”沈国康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全洲药业集团即是一例。全洲药业前不久公布的财报显示,2008财年利润水平同比增幅不减,而这并非仅仅因其处于逆市场周期行业,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及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协调了生产、销售、库存配比,缓解了库存压力,使得资金链高效流转,确保了利润水平。
经济下行的状况下,“现金为王”早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企业对现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许多受访的CFO表示,企业应对现有的现金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供货商/客户重新商谈付款条件,达成对应收/应付账款账期的有效管理,以合理的成本建立理想的现金余额并避免流动性赤字的出现,在保持现金流正常健康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欧洲金融》(EuroFinance)3月份最新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财资管理的未来:行动时机已成熟?》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值此危机并存之时,中国涌现出新的财资管理要求,很多中国公司急需更新其系统以把握全球经济以及其他内外部市场条件带来的国际扩张机会。
“危机下,企业和银行对风险意识更重视了,也有了紧迫感,因此我相信会带给我们的业务一些新兴机会。”全球领先的软件和IT服务企业SunGard中国区域BanksCorporation解决方案部副总裁陈宏峻在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时表达了对行业未来的乐观预期。“我们注意到,之前企业CFO的工作会关注利润,但现在更关注安全。”
《欧洲金融》这份针对包括中国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在中国经营的跨国企业在内的100多名企业财务总监以及其他高级财务主管的调查报告显示,有1/3的受访者仍然使用EXCEL数据表,仅有不到1/10的受访者使用财资管理工作站系统。54%的受访者已实施付款集中化项目,并且30%的受访者已经启动款项划拨及自动化收款项目;另有8%的受访者已开始推行加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举措。这组数据体现了在内外部竞争压力导致的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需求,进而产生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