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石市深化村级财富积累机制趟出农村建设新路子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5 9:14:31   
>> 相关新闻链接
·石家庄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开始申请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赵县加紧建设现代生物发酵产业基地 ·国内首家安全型食品罐迁安投产
·用地方特色文化铸造节庆品牌 ·河北省出台指导意见确定管控目标
·中国式管理:警惕八大“光荣的错误” ·基地市场:无法逾越的坎
·袁岳:商业领袖的沉潜之道 ·肖钢:企业“走出去”的新任务

  深秋时节,走进正定县塔元庄村,到处都是一派繁荣和谐的新农村景象:只见条条街道平整笔直,均已硬化、绿化、美化,村北一座座8层带电梯的新民居正在加紧建设,有10栋已经完工投入使用……而这一切,主要是因为村里通过建立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有了发展公益事业的资本。这一切都体现在村会计曹锁连的账本上:

  “通过清产核资合理定价,村集体的河滩地每年承包费增加了10万元;村里住宅两侧的店铺门脸由村里统一向外租赁,每年又为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村集体出资利用荒地、废旧坑塘新建仓库6000平方米,年可为集体增加租金收入30万元……”  

  从摸清集体家底到组建股份制公司等经济实体,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由过去单纯的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经营走向公司经营、多元化发展,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摸清家底

  集体的资产让农民管起来

  “集体机动地总是少数人用着却不交承包费,不公平。”“承包价是多年以前定的,太低了,不合理。”以前这样的议论在农村十分普遍。在辛集市南智丘镇泗上村,以前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大都是口头合同,有的签了合同也不规范,2001年至2006年间,基本上都没有履行合同,农户拖欠土地承包款11.78万元。该市和眭井乡东理顺井村有200亩机动地,原来每亩每年承包费仅210元,由于承包费过低,没包地的村民意见很大。2007年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以后,泗上村不仅对所有集体机动地承包和集体占地合同进行了重新规范,还一举收回了农户多年拖欠的承包费。东理顺井村也通过公开招标,将集体机动地承包费涨到了每亩每年450元至600元,由于整个招标过程公开、公正、公平,承包户个个心服口服毫无怨言。

  集体的资产是全体村民的,村里有多少资产得让村民知道,怎么使用得村民说了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第一步就是清产核资建立台账。在摸清资产底数、建立资产台账的基础上,将责任田以外的机动地、沙荒地、果园、农业机械、工商企业占地等集体资产收归村集体,通过民主决策,制定有偿使用方案,并公开有偿使用项目和标准,接受群众监督。 由于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支持。到2007年底,全市农村全部建立了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当年村均集体收入达到16.54万元。

  成立公司

  股份制打牢村民的“靠山”

  赞皇县川房村是个典型的小山村,集体主要资产是上世纪80年代分到42户的1000亩山场。可是20年过去了,山场依然没有变化,路,没人修;井,没人打,所有的山场还是靠天收,村民们依然不富裕。去年3月,村集体依法将山场全部买断或收回,成立了川房村集体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集体山场占股30%,村民集资300万元拥有70%股份。通过整合,投入资金250多万元进行集体开发,建成水、电、路一体的高标准优质核桃基地。如今,新平整的千亩“围山转”,已种上3.8万株优质核桃树苗。5年后可实现集体年收入230万元。

  村集体的家当盘活了,如何能发展更快、日子过得更好?2008年,我市进一步深化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恢复或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优质资产独资、控股、参股等办法注册公司制实体,多种经营活动蓬勃展开。

  依托澳森钢铁建立了跃升商贸有限公司,依托国投中鲁建立了德丰工贸有限公司、利用村集体冷库成立了澳丰果品有限公司,利用村里的农机服务队成立了农机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一年,辛集市新垒头村一连成立了6个股份制公司,而且全是村集体控股。“把集体的死钱变活钱,村里长远发展就有了盼头。”说起建立股份制公司的初衷,村党总支书记李跃升感慨地说。

  你还别说,有了股份制公司这个经济实体,运用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村集体资产产生的效益也是逐年上升。新垒头村有个可储果品3700吨的冷库,若是出租只能拿租金。去年,他们与人合股成立了澳丰果品公司,每年除了15万元的租金收入,还有股份分红,预计今年仅这个冷库村集体就可收入40万元。“这6个公司今年少说能给集体增加收入200万元。”盘算着今年的增收账,李跃升颇有些激动。

  记者从市委农工委了解到,从2007年8月开始,我市积极引导800人以上或有一定存量资产的农村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条件成熟的组建公司制经营实体,进一步深化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到今年6月,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全部完成,按着《公司法》规定,组建工商注册公司实体709个,占全市所有行政村的16.3%。

  就像城市居民依赖社区一样,农民的靠山就是“村集体”。随着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的不断深化,大大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有效缓解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困难、无钱办公益事业的问题。据统计,2008年,全市平均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从2005年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前的2.35亿元增加到了7.07亿元,有可盘活资产村的村均收入也从6.54万元增长到了19.69万元。

  集体财富增加

  农村公益事业越来越红火

  “打去年到现在,村里公益事业投资少说有五六百万元,新建了免费浴池,装修了卫生所、改造了文化站,还新修了一个健身广场,返修一条街道,新民居建设也正式启动了……没事的时候,我们在广场上打打乒乓球、篮球,到文化站看看书,听听京剧票友们排练表演,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说起这两年村里的新变化,辛集市新垒头村村民李计根脸上乐开了花。

  “只要集体有力量,我们就能向农民提供更多福利。”辛集市新垒头村党支部书记李跃升盘点着,“以前村里有百十来万收入,虽然能满足全村老人退休金、农业保险、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和设施维修等费用,但也所剩无几。股份制后,去年村集体一下子增加收入110万元,今年估计集体收入能达到350万元。”

  “大包干”之后,虽然农民富裕了,但农村公共事业并没有相应发展,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农民戏称:“这样的家,想爱也难。”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普遍现象是: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普遍村治民安。2007年底,全市通过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清收拖欠承包费3341万元;抵顶和化解村级债务1894万元,解决了许多农村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

  “集体有实力,我们为村民办事就有底气。”正如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支书尹小平所说,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了,路变宽了,树变多了,村庄变美了,新民居建设起步了,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