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域及周边工业及服务业的布局也存在着散和乱问题。市区布局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石化工业区、良村开发区和物流园区,东部是藁城制药工业园区,北部是正定轻化工园区,南部是栾城开发区园区和元氏、赞皇交界处的石家庄第二化工园区,西部是鹿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由于在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布局了多个行政单位、各自为政的开发区和工业区,在发展和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协调问题,有的区域如高新区出现了土地不足、限制发展等问题。“城中村”的改造在大规模展开,但高新区“区中村”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石家庄要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积聚地、建设信息产业创新平台、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石家庄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逐步提升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请您谈一谈石家庄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李岚: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打造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积聚地。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都是高渗透性、高融合性、高关联性行业,既是连接农业和工业的重要纽带,又对医药、化工、食品、能源和农业等传统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这种融合性正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因此,石家庄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应把做大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放到重要位置。尽快制定出石家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和布局导向。将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建议成立高规格的、打造以石家庄为龙头的冀中南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整合相关分散各自为政的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基地规划区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任务。
把信息产业作为石家庄的战略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信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依托13所国家级半导体材料基地、重点高校和龙头企业,以创新联盟、契约组织、股份制机构等多种有效方式,建设信息产业创新平台。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彻底改变石家庄装备制造业规模小、分布散、技术水平低的状况,充分利用13所和54所的技术优势,促进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卫星导航产品为核心,做大做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把卫星导航产业作为省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点。尽快编制鹿泉卫星导航装备制造基地规划,加紧建设卫星导航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家级的卫星导航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石家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看,独特的经济区位决定了石家庄可以首先在物流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应考虑随着国家、省重视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全国机电产品生产和流通会急剧增加的情况,提出打造中国北方机电产品商贸物流中心的思路;围绕石家庄的优势和基础,提出打造全国纺织机械交易中心、制药机械交易中心、汽车等交通设备交易中心、工业用电子装备交易中心等思路。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先导作用,加快对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钢铁、化工、皮革、建材、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是石家庄工业的主体。虽然存在着技术水平低、能耗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但仍然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加快推进钢铁、化工、皮革和建材等产业的现代化改造,通过产业的信息化、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等途径,将信息技术和新型适用技术运用于传统工业,提升其发展水平。
纺织服装和食品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纺织行业曾经是石家庄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国企改制不彻底、技术更新速度慢等原因,目前发展中存在很多难题。在构建现代体系中,一方面应重视解决国企改革的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快纺织行业高技术化改造进程。食品产业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是一个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食品工业的改造提升思路,就是应用现代技术对农副产品原料进行工业生产,建立以工程化食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体系。
借鉴国内一些省份产业新区的发展经验,以改革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石家庄产业新区的发展,按照河北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共享服务平台、华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河北最大的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平台、河北最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增长极来定位石家庄产业新区的发展。统一各类产业的空间布局,避免由现有行政区划主体各自独立规划,从而形成同一产业重复规划设置多个园区的重复建设格局。实现产业的优化配置,聚集新兴产业来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高地,打造河北省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战略增长极。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