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的岁月里,勤劳的辛集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的岁月里,勇敢的辛集人民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六十年的岁月里,智慧的辛集人民攻坚克难,奋发图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强市之路。

甲子弹指挥间,辛集沧桑巨变。如今的辛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强,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辛集,正以领风气之先、立发展潮头的胆略和气魄,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三年大变样这一总体目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品牌建设等各项经济社会改革建设事业,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正逐步展现。
项目支撑构筑“潜力之城”
近年来,辛集市始终坚持“抓投入、上项目、打基础、增后劲”的经济发展思路,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每年谋划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为该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共实施市级重点收益性项目84个,固定资产总投资80.59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5个,亿元以上项目14个。目前,年产高速铁路弹性垫板12万块、产值1.1亿元、吸纳劳动力200人、投资2.5亿元的腾跃集团铁路机车配件项目等27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30亿元的澳森公司节能技改项目、投资10亿元的国际皮革城、投资3.24亿元的明石染厂搬迁改造、投资3亿元的圣帝凯莱五星级酒店、投资1亿元的鸿锐集团丁腈胶二期工程等52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正加紧建设。
分解招商责任,千斤重担大家挑。一是领导带头跑项目,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8名市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招商、前期工作、协调督导、综合四个临时常设办公室,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服务。市委书记张国亮、市长张连钢带头跑项目,联系投资5.5亿元的高和化工、投资3.24亿元的明石印染、投资三亿元的宝得福制鞋等一批大项目落户辛集。二是分解责任招项目,把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京津石作为主攻方向,成立六个由市级领导牵头的招商小团队,精心选择一批知名企业,实施点对点招商。近年来,先后成功引进了国投中鲁果蔬汁、新希望饲料、鸿锐集团丁腈胶、世腾化工等总投资近四亿元的外地规模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考核激励促项目,完善招商考核激励机制,每月对各乡镇、园区、有关部门的收益性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收入、市场主体情况进行考核排队,每半年进行一次项目观摩拉练、述职测评、排队打分,年底表彰先进,在全市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进位氛围。辛集镇2008年完成收益性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财政收入在全市第一个突破亿元,今年以来成功引进5个亿元以上大项目,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均居各乡镇之首。
狠抓现有企业,提档升级促裂变。一是制定七大产业规划,皮革、化工、钢铁机械、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具备了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切实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制定了皮革、化工、钢铁机械、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七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壮大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干部分包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全市225家骨干企业、41家外地投资重点企业全部由市级领导分包,各乡镇、各村对本地所有市场主体逐个明确帮扶责任人,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开展两为活动,市乡两级干部深入企业一线察实情、问难处,该办的事迅速畅通、出现中梗阻的坚决疏通、需要上级解决的主动沟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变通。
做强园区平台,栽好梧桐引金凤。一是抓市级园区,对辛集经济开发区、制革工业区、制衣工业区,加强对外包装推介,探索建立科学运营机制,配备组建精干招商队伍,努力营造洼地效应。辛集经济开发区是河北省首批34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制革工业区是亚洲最大的羊皮制革基地、全国唯一实行集中治污统一管理的制革区,制衣工业区是全国最大的羊皮服装生产基地,目前三区共吸引243家规模企业落户,今年8月份,启动了总投资10亿元、占地380亩的省重点项目辛集中国(国际)皮革城项目。二是抓重点园区,对新城清洁化工园区、府东工业区、新垒头工业区、位伯加工物流园区、南智邱钢铁铸造园区等5个重点园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以尽快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府东工业区今年投资2.5亿元的腾跃公司铁路机车配件项目已投产;新垒头工业区投资1.2亿元的国投中鲁果蔬汁项目吸纳富余劳动力160人、发展订单农户800多户;位伯加工物流园区吸引了投资1亿元的世腾化工项目;南智邱钢铁铸造园区投资30亿元的奥森技改扩建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创优服务环境,打响品牌树形象。一是提质增效,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明确分包市领导和责任单位,由主要责任部门全程跑办各种手续,市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程负责办理项目立项、环评意见、土地调规和征地组卷等所需审批手续,帮助企业逐一制定前期工作流程图,限期解决各类问题,以审批零障碍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审批由原来的两个多月缩短为现在的二十多天,最短的七天即可办结。二是开展畅通辛集活动,组织交警、交通等12个涉路执法部门一线执法人员举行集体宣誓,制定出台了“优化交通环境十条意见”,明确提出对来辛集车辆之只纠章不罚款,打响“辛集境内无三乱”品牌,今年以来,涉路投诉同比减少50%。三是抓正反两面典型,先后选树了一批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并在全市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同时,注重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干部,先后查处了多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的反面典型,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优化了发展环境。
节能减排建设“生态之城”
近几年来,辛集市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产前控源头、产中严监管的思路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管理力度,以确保节能减排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已提前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抓责任落实,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建立统一领导协调机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减排高度重视,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当月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现场督导,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二是严格责任目标考核。制定了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案和目标考核体系,将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园区、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并逐一签定目标责任状,纳入年度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总评制度,凡完不成任务的,一律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三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企业由市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分包,随时监测节能减排工程进展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对企业节能减排工程,严格实行“七有”考评制度,即有完整的工程建设资料、有施工证明、有施工现场、有建设标志、有运行记录、有验收申请、有验收报告。四是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出台了《环境保护属地管理责任过错追究办法》,对明确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由市级领导进行分包,一月一督导,半年一考核,凡工作任务延迟两个月完不成的,对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诫勉谈话;延迟三个月完不成的,对乡镇、部门主要领导给予纪律处分;延迟半年完不成或因环保问题被上级部门查处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责令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引咎辞职。同时,进一步修订了“十五小”反弹与乡镇包村干部、村街主要干部工资挂钩惩罚办法,设立了村级信息情报员,强化了乡村两级环保责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