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别注重作风转变的力度和成效。坐着论作风,不如干着转作风。我们坚持思想、体制、机制三个建设一起抓,通过“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力推进干部作风转变;通过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严格落实逐级调度制、考评问责制,全面提升执行力;通过大力削减审批收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实现了在全省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目标。
(五)努力形成上下互动、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周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市领导分包责任制,明确时限,倒排工期。广大“参战”人员始终坚守一线、盯在一线,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在三条道路改造中,市交管部门抽调3400多名警力,在全市几百个重点路口全力实施“导航行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公务用车节假日停驶、单双号行驶和错时上下班等制度。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义务维持交通秩序,深入一线慰问。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形成强大声势。
如果用五句话概括,就是解放思想带来了“石家庄速度”;对外开放催生了“石家庄速度”;转变作风提升了“石家庄速度”;民心所向铸就了“石家庄速度”;合力攻坚创造了“石家庄速度”。“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产生了三大效应:一是带动效应。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今年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吸附效应。城市面貌的迅速改观,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了大连万达、中冶科工、中电投等众多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前来投资置业。三是凝聚效应。随着城市建设各项工程的快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脚下的变化、身边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全市上下凝聚力明显增强,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通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对“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主要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是“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有力抓手。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而且增强了省会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了城市形象品位,促进了资本、人才、项目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涌入,使省会经济聚集和经济辐射能力更加增强。
二是“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工作使全市上下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上发生了转变。过去修一条十几公里的路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时间,现在仅需四个月甚至更短时间;过去完成房地产项目审批需要半年左右、166枚审批章,现在仅需要7个工作日、23枚审批章……可以说过去不敢想的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干的现在干成了。这种速度和精神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力量和追求,将成为省会建设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三是“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今年1-9月份,城市建设投资完成726.3亿元,拉动城镇投资增长30.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提供财政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24.1%;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占城镇就业人员的17.2%,并带动相关行业增加就业岗位30万个。
抢抓机遇,突破困境,强势推动省会面貌大改观
近年来,石家庄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突出表现为“三大困境”:一是腹地困境。小腹地经济组织格局造成参与区域分工的能力弱,空间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相对封闭,服务业能级较低,对周边城市缺乏带动力。二是市域结构困境。单中心的城镇体系造成市域中心和边缘的发展割裂,缺乏统筹;产业布局相对零散,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形成高值高效的龙头产业基地。三是中心城区结构困境。中心城区现状空间结构与1955年第一期结构框架基本一致,50多年未变,造成城市定位不明晰、发展方向不明确、主城功能混杂、中心城区低效集聚、城市特色不明显等突出问题。
当前,石家庄改革与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城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从外部来讲,国家一系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为地处南上北下、东出西联战略节点的石家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首都产业转移和职能外溢,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崛起,为石家庄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实现区域腹地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省委、省政府强化省会战略,打造衔接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构筑京津冀第三极和冀中南中心城市“双重支撑”,为省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自身来讲,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2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46%,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对城镇化的“牵动”作用明显增强,加之广大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使我市加速城镇化步伐的内、外部条件日益成熟。
为抓住机遇,突破困境,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我们明确了“河北省会、京津冀第三极和文化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循环化工和信息产业基地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特别是在城市空间战略布局上,我们参照国内外特大城市空间布局、功能结构的演变规律,着眼于改变中心城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全力实施空间北跨,在京珠高速公路以东、机场路北延线以西、张石高速公路东延线以南、滹沱河以北130平方公里的区域,开发建设新区,重构城区格局,着力构筑“一城三区三组团”功能空间布局。一城,即中心城,包括现状主城区、正定古城及高速公路以东地区,是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聚集地区和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区;三区,即中心城内由滹沱河和京珠高速绿带分隔的三个建设区,包括老城区、滨河新区和东部新区;三组团,即鹿泉、栾城和藁城三个外围组团。
围绕贯彻实施上述城市发展战略,我们将在大力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等规划体系的同时,坚持拆建结合、以建为主、拆建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强势推动城市功能大提升、省会面貌大改观,争取早日把石家庄打造成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更好地发挥对全省推进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