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比亚迪:巴菲特的错误赌注?
来源: 环球企业家网站 更新时间:2009/10/27 18:28:51   
>> 相关新闻链接
·社交媒体营销“占领”中国 ·危机下的核心生存力:紧迫感
·中国企业“合成谬误”之局待解 ·史玉柱:反思与痛悟中的2009年
·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席,河北省原省长叶 ·专访国际展览局主席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
·专访国际展览局主席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 ·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席,河北省原省长叶
·河北省31万辆小排量车减免购置税7.8亿元 ·前三季度石唐秦楼市回暖

新挑战

谈何容易。

即便对于巴菲特抛来的绣球,王传福也曾讨价还价过:巴菲特最初打算买下比亚迪公司25%的股份,但王拒绝了。他虽然希望与巴菲特开展业务上的合作,借此提高自己品牌的声誉并打开进军美国的大门,但又不愿让比亚迪股份的出让比例超过10%。

显然,对于43岁的王传福及其耗费14年打造的比亚迪,巴菲特若想深入了解仍需时日。王勤奋好学,经常工作至深夜,除了技术,他也无任何其它嗜好。更重要的,是王斩钉截铁的决心。2008年,为了宣传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第二款车F6,王首次向公众开放刚刚落成的深圳坪山汽车产业基地。人们对其做法瞠目结舌:虽然一些厂房的屋顶还没有建好,但在冲压、焊接线上已经看到了排列整齐的工人。厂房建立在一片夷平了30多个山头、填平120多个鱼塘、挖出750万立方黄土、面积达112万平方米的基地之上,里面建有自有发电厂和56座生产厂房;在焊接、涂装、总装等几大工艺生产上,总共有2000多项设备是比亚迪自己研发制造的,其中一些即使是汽车产业的专家也未曾见过。

另一位颇得巴菲特信赖的合作伙伴、中美能源控股公司董事长戴维·索科尔(David Sokol)去年夏天参观比亚迪公司时,曾亲眼见证过王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决心。王带他参观了比亚迪的各个研发和生产部门,并表示公司要生产100%可再生电池,他自信地宣称比亚迪研制出了一种无毒电解液。为了证明,王竟然倒上一杯电解液一饮而尽,“滋味不怎么样”,他一边皱眉头,一边请索科尔也尝一口。索科尔拒绝了,但却领会了此举的含义。

不过,仅有自信是不够的。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汽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温旭辉看来,比亚迪需要突破两个最核心的难题:驱动电机和耦合装置。就驱动电机而论,国内很多标准是和国际相接轨的,但这种优势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中国在大规模量产大功率的驱动电机方面经验不足。“在实验室内,驱动电机可以做到50万公里的可靠性,几乎是美国新一代汽车研究计划Freedon—CAR标准的一倍,但实验室的研究只是第一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路试验证不够。”温解释说。国内大多数电机企业路试仅仅局限于一两台样车的测试,这远远不够,“五十到一百台是最低限度,现在研究的内容还无法进入商业化阶段。”其核心原因在于尽管实验室可以模拟乘客的驾驶习惯,但很难模拟震动、温度、灰尘、烟雾等环境变化。一些核心部件需要承受10G的重力加速度,这几乎与火箭发射时的加速度相当。

比亚迪在这一领域的积累如何,尚不得而知。本刊在调查中发现,出于不为人知的原因,比亚迪F3DM所使用的驱动电机至今尚未送交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检测,后者是国家“863”项目中电动汽车用牵引电机的指定性能检测鉴定机构。

“即使是电路板这种用麻袋装的基本部件,国内器件除非一件件测试才能保证良品率,但用麻袋装的东西你无法测试,要保证一致性,就不得不用进口的。”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余平对《环球企业家》说,余是863计划“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产业化集成技术研究”项目专家之一。而如果想达到电动汽车量产的标准,其故障率必须降低到百万分之几十以下,而电机制造成本需要降低至现有产品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在余平看来,抛去可靠性不谈,高度依赖进口会导致两个致命问题,首先是无法控制成本,其次是不理解核心元器件的基础设计,没有能力去改动设计,也不可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控制器持续优化。放眼全球,即使在控制系统独占鳌头的日本公司也都采用了亲力亲为的方式,例如丰田、日立等公司,“日系优势明显,欧美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更不行。”

王意识到了这一点。令他感到进退两难的是其电机控制模块占了F3DM不小的成本,一套140千瓦的电机驱动模块如果进口外购,成本乐观估计至少在1.5万元。温旭辉有过和相关国外厂家交流的经验,如果单一厂家其产能能够达到百万套,其成本可能下降三分之一,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大规模量产的要求。“我觉得这个价格很难想象,除非电机驱动技术出现巨大的技术突破才行。”温悲观地说。依照其经验,成本并不是随着量产规模的扩大而直接下降,而是曲线形下降,降至三分之一的成本约需十年。

王传福也认为汽车消费的概念是大量、低价,如果要实现价格优势,就必须自我整合。这迫使王不得不另辟蹊径,以近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破产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中纬积体电路(宁波)有限公司,这家过去主要生产6英寸半导体芯片的公司,其设备寿命已近20年。王希望借此强化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但这一收购并不被业内看好。芯片设计产业正呈现集成化、平台化的趋势,英特尔等巨头都在走类似路线。“集成化是小设计公司的大敌,小公司设计一个芯片可能卖到3块钱,而集成芯片中加一个同样功能只需要增加几毛钱的成本。在这一领域并无积累的比亚迪可能事与愿违。”Frost & Sullivan分析师常远翔对《环球企业家》说。

另一个无法规避的难题是耦合装置的问题,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国内对混合动力车中的耦合装置不够重视,这个小小的装置可以使混合动力车在油、电两种模式中平稳切换。“直到最近几年,中国公司才认识到这个小小部件的重要性。”温旭辉说。据温所知,国内仅有中科院和北汽集团正在测试国产耦合装置,但“难度非常大”。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