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人才将获政府津贴
根据《生物(医药)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到2011年生物(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在全国生物产业总体实力排名中居领先地位,经过3-5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基地,打造成中国现代药都。
产业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相继组织实施了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批大型生物企业集团,抗生素等生产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拥有了一批生物产品知名品牌,2008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0亿元。
主要任务
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做大新兴生物产业。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研发孵化区、产业核心区、栾城生物产业园、赵县生物产业园、深泽生物产业园五个产业聚集区,尽快形成“两区三园”产业集群。加快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重点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技术服务和实验中心、新药筛选与化合物制备公共实验中心、生物制造公共实验中心、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等项目。
政府扶持
我市除将进一步落实石政发〔2005〕43号文件《关于加快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办法》中制定的23条政策外,还将增加以下新政策:由财政出资,对区内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对获得国家一、二类新(兽)药证书、首个生物农药登记证书、国际、国家专利证书,并在我市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由市政府承担相应的申报费用。同时,对在我市实施该产品产业化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按《高新技术成果落地石家庄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对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每个标准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0.5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能够实现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并在园区内实施的按照《高新技术成果落户石家庄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对列入国家和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企业,市政府给予地方资金配套。对我市企业获得美国FDA、欧盟COS等国际认证的产品,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同时,我市将尽快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政府担保公司及风险投资基金,构建融资平台。尽快成立石家庄市生物产业协会,为生物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未来3年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5%
根据《现代服务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我市将力争用三年(2009-2011年)时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使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5%,成为稳定和吸纳就业的主导领域。
产业现状
200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04亿元,跨上千亿元台阶。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房地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市GDP平均增速。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市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59.4%。
发展重点
以做大做强为目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行业,形成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产业。
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实现现代物流业的突破性发展。到2011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12%。商贸流通业,进一步改善商贸流通环境,提升服务档次,巩固“华北重要商埠”地位,到2011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1%。金融保险业,支持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华北南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到2011年,金融保险业占全市GDP比重由2008年的3.2%提高到4.5%。旅游业,围绕“红、绿、古、新”四大旅游资源,加快整合、开发、创新和提高,抓好总投资89亿元的24项旅游业重点支撑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精品景区,到2011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30亿元,增长50%以上。会展业,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会展品牌、加强市场开发,促进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会展名城。信息、软件服务业,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为重点,到2011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成为全省信息、软件服务的重要基地。
政府扶持
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和省服务业引导资金的配套以及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贴息补助,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在预算内安排一定数额的引导资金,支持本地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把服务业发展指标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的综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各县(市)区及市直行业部门在抓好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都要继续谋划一批能代表本地、本行业先进水平的大型服务业骨干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服务业投资计划指标的完成;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特别要注意引进“洋”字头、“央”字号的大型服务业企业和项目,项目一经确定,一律特事特办、优先安排,全程服务,全力保障;加强服务业统计体系建设,建立全市服务业专项数据库,为研究决策、工作指导及考核奖惩提供全面、权威的数据信息。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