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目前的国内市场很大程度上是由内需和投资两驾马车拉动,对于第三驾马车——出口您是怎么看的,这一主题的投资机会是否明显?
梁辉:出口取决于国际经济体,尤其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情况。从目前来看,主要经济体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并且有些开始回升,但力度并不是很强。所以从出口导向型企业来看,感觉盈利恢复速度并不是很快。总体来说,目前出口板块的机会不是特别大。
刘明月:对于出口而言,未来出口降幅会逐渐收窄,市场对于出口变好的预期依然存在,但由于复苏的力度和程度会不尽相同,出口在下一阶段不会存在整体上的机会。对于出口这一投资主题还是要侧重于个股,判断其估值水平。
杨明:出口已经企稳,后期随着外需恢复可能会有所恢复。但是出口恢复的过程是缓慢的,幅度是有限的,整体上机会不大。
主持人:整体来看,现在市场的估值如何?各个行业、板块有没有出现结构性偏高的情况?
梁辉:目前市场整体估值约25倍左右,属于中等水平,但存在结构性偏高的情况。比如在上游某些品种中资产估值偏高,隐含了价格上涨预期在30%以上。而实际上从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这些大宗商品上涨30%难度较大,同时这些板块对H股及全球同类公司溢价相对较大。如果把H股作为标签,目前银行的估值相对较低。
刘明月:前期市场点位回调到2600—2700点的时候,跟当前的经济水平和复苏程度相比,估值整体而言存在偏低的情况。经过9月初的一波上涨,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比较合理。其中一些行业的估值存在偏高或者偏低情况,强周期和弱周期的行业里都有。
杨明:经历前期的回调后,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基本合理、相对安全。从中期来看,未来更可能随着盈利恢复而保持或者小幅提升。短期内出现大规模资产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在后期盈利加速恢复阶段,必然有些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恢复情况会超预期,对应于当前的估值出现低估。部分面向消费的行业也有可能随着经济结构转变、政策鼓励,而出现中期盈利前景超预期的现象。对于节能减排、新能源、稀缺资源行业,仍然具有较好的市场追捧潜力。总体来看,目前不适于寻找静态的估值洼地,而应更重视分析动态前景。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