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探索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路径
“2003年左右,国家安排了21个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的示范区,成建制、大规模的只有曹妃甸一个”,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阮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工业化道路究竟该怎么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做法,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通常是将其转移到国外,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就业人口,不可能将大量的产业转移到国外,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成了必由之路。“将上游废弃物作为下游环节的原料,这在技术上不是难题,但实际运作中十分复杂”,阮强介绍说,因为涉及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考量,衔接起来最难过的是相关企业的“利益关”。“我们的做法是多方协调,并通过税收和政策支持降低企业成本”,阮强说,这种循环经济的链条需要不断磨合和完善,但从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发展的高度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们将指导曹妃甸工业区按照《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申报,力争早日批准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试点,发挥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省环保厅厅长姬振海说。
■手记
“不知疲倦的曹妃甸人”
2月2日下午,从唐山两会现场匆匆赶到曹妃甸时已近下午6点,下班时间了,暮色笼罩的新区管委会门口,我们惊喜地发现,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阮强和两个工作人员还在等着我们。
先进大厅看沙盘,耐心地讲解,半小时后,再转到九楼会议室,了解我们的选题方向,接受采访,提供资料,并帮我们圈定采访对象,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没有丝毫的拖沓、敷衍,更没有流露出丝毫疲倦和不耐烦,一切搞定,吃饭时,已是晚上9点钟了。
第二天是本周最后一个工作日,考虑到系列报道涉及部门众多,分头采访任务量大,新区宣传部协调安排了涉及规划、招商等七个部门的“豪华”采访阵容。面对面采访结束后,马上兵分四路陪我们深入到不同现场,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寒风中一直陪我们奔忙到中午时分。
这样一种昂扬的精神面貌深深感动并感染着我们。现场采访时,翟君接到了管委会办公室的通知:从即日起每周六要正常上班。这个31岁来自陕西的管委会钢电指挥部工作人员,没有一丝意外和怨言,只是抽空给在唐山市的妻子打了个电话,“这就是曹妃甸的风格,否则,我们也不会在短短几年之内,把一个4平方公里的小岛,硬生生变成一个200多平方公里的渤海明珠。”
采访之时,华北部分海域已因寒潮封冻了,但站在曹妃甸码头向天际望去,仍可见海潮涌动,褐色的海水拍打着岸头。尽管海风刺骨,但隐隐的,能让人感到其中带来的一丝春天的气息。
工作人员介绍海水淡化项目。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