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仓储物流 实施品牌战略
安国推进药材之都向药品之都转变
1至11月,药业实现税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7.11%
本报讯(韩瀚、王秋耕、葛西劝)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国素有“千年药都”之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长期以来,“药都”仅仅是“药材之都”,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缺乏知名品牌。
近年来,安国市坚持以药业经济为主导,集中精力发展药业,集中资源服务药业,集中智慧提升药业,把药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靠项目增添活力,靠项目促进转变,靠项目积蓄后劲。“我们将立足药业传统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药业整体升级,实现由药材之都向药品之都的转变。”安国市委书记韩占山说。
截至目前,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经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24家,饮片加工能力7万余吨;制药企业4家,年产值2.1亿元;中药饮片批发企业72家,年销售额6.37亿元;在建千万元以上药业项目7个,总投资46.57亿元。1至11月,该市药业实现税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7.11%。
加快现代仓储物流基地建设
“举步可得天下药”是安国药材品种齐全、货源充足的真实写照。为促进药业整体升级,安国把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作为着力点,积极引进九州通医药物流配送项目和同仁堂、康美、贵州百灵等知名企业,大力建设集物流配送、货物仓储、整理包装、质量检测为一体的现代中药物流配送中心,推进传统集贸交易向仓单交易、电子商务以及期货贸易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加快药业市场转型升级,打造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期货贸易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
近年来,该市依托市场优势和“千年药都”品牌优势,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共享、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促进药业产业集中、集约和集群发展。该市积极推进中药与健康产业聚集区建设,三九药业、河北乐仁堂药业集团、贵州百灵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中药企业相继入驻中药与健康产业聚集区,使聚集区成为项目建设的“孵化器”,成为拉动安国药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实施品牌化战略
“我市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今后要在装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加大对现有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向同行业的高端水平迈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健康食品,生产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安国市委书记韩占山说。
今年,安国市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力争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企业,着力解决小规模大群体的结构性问题,把发展终端产品、著名品牌作为塑造“药品之都”的重要支撑,打响“千年药都·健康安国”金字招牌。
加快现有制药企业发展,引导药都、金木等现有骨干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扩张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加快推进中药研发中心和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推行符合国家规范的中药现代化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提高安国中药材市场诚信度。
以药王庙文化景区项目为依托,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药都特色的精品建筑,打造集展览展示、求医问诊、养生保健、旅游休闲、特色购物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养生保健旅游基地,大力发展中药养生食品和系列保健食品。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瞻药王、观药景、看中医、购药物”等特色品牌。
目前,安国市初步建立了包括新药研发、中成药生产、中药材基地种苗繁育、医药流通服务和医药人才培育在内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储备了一批有产业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4个。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