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曹妃甸循环经济呵护碧水蓝天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2/2/8 11:19:31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要打造12个食品工业基地 ·石市将建航空产业基地
·河北要建五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正定新区年内建成2条景观大道
·一款治疗“红胎记”的国家一类新药有望今年上市 ·世界五百强企业英国乐购落户邢台
·石市“十二五”将打造六大产业基地 ·安国推进药材之都向药品之都转变
·投资3000万元以上电子项目可获奖励 ·18个项目获环保专项支持

  2

  未来3-5年渤海海水“解渴”京津冀

  “目前曹妃甸地区用水主要来自唐山市北部的陡河水库,发展海水淡化项目,对缓解曹妃甸、唐山市以及环渤海区域水资源短缺压力,保障京冀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采访中,曹妃甸新区发改局基础投资处副处长李家麟介绍说,目前竣工的海水淡化项目,只是曹妃甸大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的起步工程。“十二五”期间,曹妃甸海水淡化建设总能力将达到100万立方米/日以上。目前投资超过170亿元的海水淡化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经编制完成,今年有望再有实质性进展。

  陈耀明介绍说,海水淡化产业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而据水利部资料显示,环渤海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1571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而京津冀三地,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不足300立方米,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在缺水形势更加严峻的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属世界重度缺水城市之一。

  李家麟介绍说,为缓解地表淡水不足的严峻局面,河北、北京市等地只能靠开采地下水来进行补充。目前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而发展海水淡化项目,也将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有益补充。“我们将为北京地区提供10亿立方米的淡水,有力缓解北京地区的用水压力。”

  3

  海水淡化阐释完美循环经济产业链

  “我们的海水淡化项目,是以电力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曹妃甸新区钢电指挥部翟君告诉本报记者,概括来说就是包含了“海水冷却发电—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盐化工”的循环经济体系。“海水淡化项目有两个难点,一是耗电,另一个就是分离出来的浓盐水排放问题。”陈耀明介绍说,而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之下,这两个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

  陈耀明介绍说,首先海水淡化项目可利用上游华润电厂发电余热为海水加温,一般情况下,水温每升高一度,处理一吨海水可省电0.05度,这对于日产5万吨的淡化项目来说,可以节省掉一大部分电力成本。其次,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盐水一直是环境公害,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将浓盐水稀释后直接排放到海里,这既污染海洋水体,又需要增加处理成本,而在曹妃甸,这些浓盐水不仅不会成为负担,相反还被下游企业当成了绝佳的原材料。“目前我们的浓盐水已经通过管道,直接输送给下游晒盐以及制碱等化工企业,废水已经变废为宝,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个创举。”翟君说。

  4

  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呵护碧水蓝天

  “事实上,海水淡化产业链只是曹妃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翟君介绍说,根据产业布局,曹妃甸工业区确定了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是建立以精品钢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首钢一期工程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的样板,上游的废弃物充当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这里的精品钢单位能耗做到了行业最低;二是建立以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装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建立以海水冷却火电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总体思路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将废气、废水、废渣消化殆尽,最终消除污染。

  ”产业链“招商是曹妃甸项目招商的核心宗旨,曹妃甸新区招商合作局综合商务处副处长周树恂介绍说,“再缺资金,再缺项目,也绝不放宽进区条件;投资再多,规模再大,不符合循环经济产业规划、环保要求的项目,不许进入曹妃甸。自开发建设以来,曹妃甸新区已经累计拒绝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项目投资达200多亿元。”

  在很多人眼中,重化工业意味着高耗能、高污染。大钢铁、大石化产业在曹妃甸的聚集,让许多人都担心会不会“带走”这里的碧水蓝天?担心会给渤海湾本已脆弱的生态链雪上加霜,曹妃甸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