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统计显示,1-9月,上海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5%,纳税总额同比增长39%,就业人数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更是大幅增长69.4%。这表明众多外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正回到甚至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1-10月,上海新批外资投资性公司17家,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7家,新批外资研发中心12家,三家外资总部型机构在沪总数分别达到208家、297家和316家。
由于越来越多国际性公司加强在华业务甚至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业务的重心之一,专门为其开展人力服务的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近日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仅在上海,外企从业人员就已超过300万人。在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的两年间,众多为外企服务的人力资源公司仍实现了每年一倍以上的业务增长。
今年四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为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若干意见》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
在近日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大产业链高端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外资产业导向和鼓励增资的政策支持,形成符合经济全球化要求的贸易和结算便利化机制,加快集聚外企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跨国公司在上海业务整合。”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菅和平认为,中国政府对外开放的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以上海为例,“后世博”阶段孕育着新的机遇,希望外资企业能积极参与到上海新一轮发展中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