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适度宽松重回“稳健”基调,虽只有几个字的变化,但对未来尤其是明年的货币政策实施而言,却有着些许可能变化。
以往“稳健”下的政策工具使用常常是控总量或平息物价或保持适当的存贷比。如今,这些因素都复杂交织在一起,因而货币政策工具在市场化的今天也越来越使用频繁,但多数仍是以数量型工具调控为主。
以今年为例,虽然在年末的最后一个月改变了原有的适度宽松基调,但“稳健”的基调其实从今年初以来就应该算开始了。到目前为止,今年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一次定向上调五家银行准备金率,一次加息。就次数与频繁程度而言,今年可以算是“稳健”基调下的“提前实施”年,但新增信贷总额在目前看来,肯定要突破7.5万亿元的预定总额了,这也是导致存款准备金率在今年就达到18%历史高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外围市场流动性的泛滥,对于未来一段时期来说国内流动性的调控依然严峻,这使得存款准备金率这个货币政策工具依然处于“使用”的高峰阶段。
如今,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已定,但在具体的货币工具使用上或许仍有着些许不同往年的变化。
其一,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的使用已经身处“高位”,即使再使用,其空间也会相对有限,因此,如果未来依然存在流动性过多、银行新增信贷投放居高不下,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或许会被提上日程。
其二,利率方面,由于当前仍处于负利率之下的现状,加上持续上涨的物价指数,国内加息的预期持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为了稳定物价、抑制通胀,加息可能会较多使用。至于是否会有针对性进行存贷利率差别化调整,则有待于国内经济形势方方面面的考虑。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