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拉闸限电背后的逻辑 节能不能失人心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0/11/29 15:05:58   
>> 相关新闻链接
·前11月券商IPO承销收入同比增297% ·出租车业应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热钱”究竟会上哪去呢? ·如何掐住通胀的咽喉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有副作用? ·民企打破垄断之路依然艰难
·用人文眼光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 ·中国为减排不惜放慢经济增速
·“金融消费者”不是消费者? ·稳物价政策效力显现 各地菜价应声回落
    道理如此简单,笔者相信,有关地方的行政长官们绝对没有糊涂到搞不清的地步。那么,他们为啥还要这样做?深挖一下背后的思想根源,还是错位的政绩观在作怪。

    错位的政绩观让这些官员们把自己的位子看得高于一切。我们知道,对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不少地方是把它作为一项一票否决的刚性指标下达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官员的政绩甚至威胁到自己的位子。因此,这一目标在这些官员眼里就成为和自己政绩紧密相连的数字,只要数字能如期实现,哪怕只是短期内的“实现”,能应付差事、保住政绩和自己的位子就万事大吉。至于数字背后的意义早已变得不那么重要。

其实,类似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并非只存在于节能减排这一个领域。比如,为了在特定的敏感时期内压煤矿事故,不是在安全生产上做文章,而是干脆责令区域内的煤矿停产。类似的糊弄上面政策的“对策”的屡屡出现,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的某些官员们眼睛只会盯着上面,只会对上负责。只要让上级领导满意,哪怕是糊弄到满意也行。至于下面是否满意,老百姓为此是否要点蜡烛、爬楼梯,企业是否会增大成本,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心里只装着上级而没有装着百姓,根子出在干部评价体系上。一位先哲曾经说过,靠不道德的手段达到的结果,本身也不可能是好的。因此,我们在考核下级时,就不能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比如节能减排,我们既要看这个地区的能耗指标下降了多少,更要看它是怎样下降的,数字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经得起时间检验。只有这样,节能减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真正造福社会、造福百姓、造福未来,类似为了节能指标而让百姓点蜡的做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萧然)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