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托市政策将淡出
虽然行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政策的冷暖在短期内的作用不可小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业与上下游产业关联紧密,对经济整体的拉动作用强,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经济调节指向。
2009年初,为了减小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也颁布了包括对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辆减征购置税、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汽车惠民工程等多项补贴政策,以支持国内汽车业发展。虽然政策的补贴幅度是有限的,但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导所发挥杠杆作用却是巨大的,上述优惠政策无疑为09及10年车市的景气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任何刺激性的措施有其时间限制,按照既有的政策规定,2011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将会被取消;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的力度会大大削弱;而节能汽车惠民工程的门槛会逐步提高。
诸项托市政策的淡出,无疑为尚未到来的2011年汽车市场先刮去了一阵寒风。更为寒冷的消息是,11月的国内汽车销售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而业内人士预测12 月的汽车销量还会再上一个小台阶。不难看出,各种优惠政策将于明年取消或大幅度缩水的预期推动了这次年末的销售热潮,而此次浪潮的背后其实是众多消费者提前预支了其明年的消费计划,这对于本已瑟瑟发抖的2011车市无疑是又一重的打击。
直接限制或成拥堵治理主旋律
经过2009、2010的汽车业井喷行情,诸多一线、二线城市的交通扩容已经远远追不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而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交通已经在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行。
日前让人瞠目的京藏高速大堵车已经在讲述,汽车产业的扩张本能与道路设施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临界点。而“堵车经济”作为一个新概念也在悄然升温,据悉,北京每年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已高达146亿元。
曹鹤指出,消化近两年迅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需要3-4年的时间。而在一些市场化的措施解决不了交通问题时,直接限制便会成为 2011 年城市交通治理的“主旋律”。
日前,北京市政府官员也曾表示,对于限行限量“肯定会有措施”,虽然官方尚未披露具体的管制措施,但由于目前采用的各种手段都没有明显改善北京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限制上牌量也许将成为备选手段之一。
原油、原材料成本双上涨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抵制,但世界经济秩序的大调整序幕已经拉开。美国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带来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等价格的上升,而国际原油价格的“虚涨”会反映到中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上。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