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这些矛盾列举出来,再与《建议》一一加以对照,就会发现,中国执政党对转型期遇到的种种矛盾,态度很明确:一不回避、二不畏惧、三不止步。这个“不止步”的内涵就是不倒退,继续推进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建议》非常明确地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这既包括了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人们注意到,《建议》在淡化GDP的同时,更加注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即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关注民生部分,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建议》充分吸收了近年来社会公众舆论,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大部分为普通劳动者)的强烈诉求,把“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放在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的突出位置。
请注意,努力实现两个“同步”,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社会舆论,稳定社会情绪,维护社会公平,更重要的是只有实现这两个同步,才会使中国走入一条以居民最终消费拉动经济的健康轨道。而强调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则是对“血汗工资”状况的否定,也是对其他分配因素(如“资本”特别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客观节制。说到底,这是还劳动者以尊严的政策性表述。只有民富才有真正的国强,这个道理就是这项政策建议的基础。
而在统筹兼顾方面,《建议》透露出的是新意和创意。这不仅是对十年来东中西部阶梯式推进以及对东北老工业区改造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如何打破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状态有了较之以前更加清晰的原则思路。这个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归结成一点就是: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我相信,这种思路一旦有了细致的政策拆分,对中国中部和西部来说无疑会是一种福音,同时也会加强中国各大经济区域的联动与互动。
说到“福音”,我想今天世界经济能够不崩盘的最大福音,就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作出的独有贡献。尽管今天有人依然在喋喋不休地拿人民币汇率炒作,但持续两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在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可以相信,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讲的这句话,在未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中,也一定会再次得到印证。(秦晓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