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应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如果居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为教育、医疗、养老准备的,或者需要用于支付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那么,居民实际能够支配、可用于即期消费和投资的钱就会相应减少,居民收入的含金量就比较低。所以,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减少了,就相当于实际收入增加了,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这就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过去,政府承担了过多的经济建设职能,把大量财政收入投入经济建设。这虽然在特定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常态化,一方面会加剧投资过热,挤压居民消费;另一方面会影响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导致居民承担过高的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成本。前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表现出的明显的周期性过热,就有政府投资推动的因素在起作用。经济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又会使居民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
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还应疏通民间投资渠道,使居民手里的钱成为“下金蛋的母鸡”。我国民间投资渠道一直比较少,普通居民有点闲钱一般只能存在银行里,获取不高的利息收入。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手里积聚了较多资金,则纷纷投入股市和房地产甚至用于炒作农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不稳定因素。农产品和资产价格被炒高了,又会影响普通居民的生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和决策部署,鼓励民间投资创业,疏通民间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金流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最需要的领域。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打破一些行业的行政性垄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在坚决打击投机炒作的同时,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规范发展股市以及投资基金等,使居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营造良好商业环境,支持居民自主创业,使居民获得更多经营性收入。这样做,既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和调整经济结构,又有利于广大居民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马宏伟)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