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居民收入偏低及其所导致的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衡、内外需结构失衡等,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当继续深化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使居民手里的钱更值钱,在改善个人生活和扩大消费上发挥更大作用。
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首先应使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跑赢物价上涨速度。如果物价上涨过快,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就必然导致居民实际收入缩水。如果发生严重通货膨胀,就更会造成居民财富的损失。因此,中央一再强调管理好通胀预期,并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物价。目前,普遍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似不可能,但一些特殊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段时间以来,绿豆、大蒜等少数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它们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只需保证供应、稳定预期,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防止引起连锁反应即可。而近年来住房价格的成倍上涨,就不能等闲视之。在一些大城市,面对飞涨的住房价格,不少家庭耗费几十年的积蓄甚至透支未来10年、20年的收入才买得起一套住房。这种不正常的财富转移,不仅极大降低了居民收入的含金量,而且吸引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导致不少地方的GDP越来越多地由钢筋水泥构成。这既不利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也不利于国家竞争力提升和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