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气候变化,粮食产量是增是减?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新时间:2010/10/29 9:36:22   
>> 相关新闻链接
·工信部: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工具 ·全球楼市热度排行:新加坡居首 中国第二
·工信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趋势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四季度信贷规模控制面临压力
·外汇局通报打击“热钱”专项行动情况 ·华丽包装下频现业绩下滑 创业板缘何遇“变脸之惑
·冷霜难降疯苹果 爆炒农产品游资或闪电离场 ·前9月份工业利润同比增长53.5% 增幅回落
·成品油调价“靴子”落地 改革后或一周一调 ·央企如何转向“包容性增长”

  本报记者  焦莉莉

  

  未来气候变化,将对粮食生产形势造成什么影响,一直是气候和农业领域专家所关注的焦点。近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关于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该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华北平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多年的田间实验,立足华北平原开发了植被界面过程的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型,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作物轮作系统,采用南北比较、多站比较和区域分布式模拟,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包括气温、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肥效的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做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历史的模拟,课题组发现,去掉化肥等农业管理技术进步措施的影响,华北平原建国以来产量逐年增高仍与较适宜的温度、降水和CO2浓度等气候条件相关。从温度的角度考虑,如果温度增加,特别是夜间温度增加,将促使作物生长季缩短,从而导致华北平原作物减产。有关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冬小麦生育期缩短17天,对单产水平影响较大。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不排除温度升高到某个对作物更适宜的范围,造成作物产量提高的例子。

  气候变化并非都是负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可以对农作物起到增产的作用。课题组负责人莫兴国认为,二氧化碳增加后产生的肥效,再加上灌溉、降水增加将会减缓甚至扭转升温给作物产量带来的负效应。对于增产作用,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效果各异,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产量能够增加20%左右;玉米、高粱等作物,增产效应不明显。

  从这点意义上讲,小麦可能更容易适应气候变化。同时,温度的升高使北方原本一些不能种植小麦的寒冷地区能种小麦了,造成了小麦的生产界限北移,也达到了增加产量的作用。莫兴国表示。另有其它研究表明,目前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2个纬度,约有100-200公里左右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