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省城暂未发现被“通缉”33种假药
来源:燕赵晚报 更新时间:2010/8/19 9:00:29   
>> 相关新闻链接
·石市新设36家“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 ·医生晋升职称须到农村服务一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曝光33种假药 ·今后患者看病将有“电子病历”
·京肿瘤病人放化疗9月起进医保 人工器官报销提高 ·河北省公布国家基本药物基层版零售价格
·石市设立铅中毒监测哨点 ·农村常住居民将拥有健康档案

 

    其大多通过网购或邮寄形式销售,省食药监局开通举报热线83720164

    ■网络售药真假难辨,陷阱遍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并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资料图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通知,集中曝光了“五十八味益肾胶囊”等33种假药,要求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立即依法查处。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对省会神威大药房、乐仁堂连锁药店、新兴大药房及市中心医院、市一院等进行了探访,未发现被曝光的33种假药。

  截至昨日17时许,省食药监局也尚未接到33种假药的举报和投诉。省食药监局已开通举报热线:83720164,市民一旦发现假劣药品,可电话举报。

  本报记者 王凤伟 实习生 张春晓

  事件背景

  33种假药被紧急“通缉”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接到举报,反映在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有假借虚假权威机构,宣传具有治疗糖尿病、牛皮癣等慢性病、疑难病的产品。经核实,举报反映的“五十八味益肾胶囊”等33种产品均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

  上述产品不仅打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疑难杂病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医学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脑病研究中心”等权威部门销售假药,有的还打着诸如“同仁堂”、“北京鹤年堂”等知名药业的名号销售假药,更有甚者还打着“国际化”旗号,如“国际高血压康复中心”、“国际生物医药糖尿病病理研究总院”,诱骗消费者或患者购买。

  另据记者昨天专门查询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站早于今年7月份发表了一则“声明”,指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款药品均与北京同仁堂无任何关系,而此次国家食药监局曝光的“同仁眼清”、“同仁耳黄金”两种药品也在其“声明”的药品名单之中。

  记者探访

  省城部分药店及医院未现假药

  针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缉”的33种假药,本报记者昨天下午对神威大药房、乐仁堂连锁药店、新兴大药房及市中心医院、市一院、省中医院等进行了探访,结果并未发现被曝光的33种假药。

  “请问,您这里有同仁堂生产的同仁眼清吗?”

  “没有!”

  “那有没有北京鹤年堂生产的补益强心片?”

  “也没有!”

  “中国肾病研究院生产的诺美御肾R8胶囊呢?”

  “没有!”

  上述是本报记者与市一院附近新兴大药房工作人员的对话。据该药房工作人员介绍,记者提到的上述3种药品,他们根本就没有出售过,也没听说过。

  在乐仁堂连锁药店、神威大药房、春天大药房等记者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既然药品没有销售,那么医院药房是否存有被“通缉”的33种假药呢?记者同时对市中心医院、市一院等进行了探访,其结果和药店一样——没有。

  部门行动

  省食药监局开通举报电话:83720164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尚未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通知,不过,他们已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获悉此事。“我们正在高度关注此事,并已展开相关调查。”这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省食药监局已开通举报电话:83720164,市民一旦发现被“通缉”的33种假药可电话举报,同时也可拨打各市食药监部门的举报电话。

  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这位负责人表示,被“通缉”的33种假药大都是通过网购或邮寄的形式销售,由于是非法渠道销售,因此很难在药店或医院等正规市场上发现。

  新闻延伸

  互联网已成假药销售新渠道

  昨天下午,记者从省市食药监部门获悉,眼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习惯,药品销售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不过,药品毕竟不是普通商品,网络售药真假难辨,陷阱遍布,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据市食药监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互联网已成假药销售的新渠道。“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容易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网站虽合法,但其中发布的部分信息未严格审查,这给不法分子创造了良好的‘商机’;还有的网站本身就不合法,其发布的信息就更是‘天花乱坠’了。”这位负责人说,网络销售假药的形式和特点为,在网站上销售的药品多为治疗慢性病、老年病或难以治愈的病症的药品,如糖尿病、哮喘病、高血压、肝炎、癌症等,这些假药多被擅自掺加了其它成分或加大了剂量,主要通过物流、邮寄、电话联系或现场交货的形式销售。

  我省将重点打击互联网销售假药

  “假药网站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完钱就走人,这就导致监管上的困难。而各部门间配合联动的盲点,也给了制售假药分子可乘之机,进而导致网络销售假药违法现象的出现。”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近期,我省将召开一次多部门参加的药品打假会议,主要是打击通过互联网销售假药违法行为。“届时,通过多部门合力监管,我们有望摧毁制售假药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假药流通渠道和销售网络,确保百姓用药安全、有效。”

  ◎相关链接

  互联网上假药的

  六大特征

  ■利用北京、上海等城市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特点,网站的开办单位通常为假冒或伪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家、北京、上海等某疾病康复中心、科研机构、医疗单位”。整个网站只宣传和销售治疗某种疾病的一种或系列“药品”。

  ■页面上所标示的网站开办单位和地址是虚假的;咨询、销售“药品”的电话为小灵通号码或手机号码,网站的开办单位拒绝消费者上门购买药品。

  ■网站宣传和销售的“药品”,通常声称可以治愈某些慢性疾病、疑难杂症或性病等,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炎、近视、牛皮癣、红斑狼疮、乙肝、肿瘤等。 

  ■以权威部门或机构的名义,指定、推荐某种“药品”为治疗疾病、康复保健的唯一或者最佳产品等。

  ■页面上充斥大量“权威专家”、“患者”的名义,通过使用绝对化、承诺性的语言,对“药品”疗效进行虚假宣传。如:使用“根治、根除、不反弹、药到病除”等用语,宣称产品具有极高的治愈率、有效率。

  ■网站以电话订购或在线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向指定的银行账号、邮政信箱汇款,然后向消费者邮寄“药品”;或者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销售药品。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