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体系的落地操作
“任何一个广告主都不会拒绝一个非常有效的传播媒体,但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如何让广告主真切地认识到它的核心价值,比如微博,它的力量在哪里?”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宋含聪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广告主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意味着:要用听得懂的语言和切实的效果说话,其中,建立科学、量化和有效的评估体系是互联网创新产品被认可的重要前提。因此,互联网公司对此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其实,伴随着媒体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新浪推出了很多创新产品从Web1.0时代的事件营销,到Web2.0时代的互动营销、口碑营销,以及基于产品平台的博客营销、视频营销等。
“但这些都是相对单一的产品,并未形成系统化的营销理念和营销体系。从2008年开始,新浪提出了一套指导企业网络营销的原则和参考依据—IMPACT营销理念,从传播介质和推广方法两个层面,总结了网络营销的要诀,对包括聚合力(Popularity)、用户黏性(Magnetism)、公信力(Authoritative)和互动(Interactive)、创意(Creative)、精准性(Target)在内的六个网络营销要素进行科学评估、选择,企业在网络推广中可根据这六个维度,衡量媒体价值及营销策略的合理性。”新浪首席运营官杜红告诉《新营销》记者。
“2009年,新浪进一步推出了MS媒介策略系统,实现策略体系的落地操作。MS是一套具体的系统,把方法实现为具体的工具,帮助广告主科学拟定媒介计划,解决广告主广告投放决策方面的问题,它与IMPACT体系是承接关系。”杜红说,这正是新浪近几年来对营销端思考的成果。
而微博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推出的一款新产品。这样一来,微博在新浪的产品结构中,就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统摄于IMPACT营销理念和MS媒介策略系统之下的一种战略资源。
从这个层面上,就像马旗戟所说的,对于新浪来说,在做好微博产品的同时,把微博作为战略资源之一与其他传统的互联网产品相结合,对稳定、强化用户对整体平台系统的关注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观点:
杜红(新浪首席运营官):深度挖掘新平台的营销价值
2010年,关于新浪的整体发展,我们会在网络传播平台的完善和深度挖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无论是新浪的内容平台还是博客、微博,我们将更加有效地整合多样化平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浏览习惯。其中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广告营销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多样化平台有它独到的价值,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化的方式能够满足尽可能多的客户需求,但不是所有的需求,而是更加多元化地解决一些问题。根据二八法则,拥有最主力的资源和方式才能解决营销规模化的问题。因此,如何深度挖掘微博等新平台的营销价值,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宋含聪(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定制、互动和精准,一个都不能少
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首先,应该把握定制的概念,对于快速消费品来说,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在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量身定做,是一个比较好而且比较重要的手段。其次,要发挥它的最大优势,这就是互动性,因为对于互联网来说,其互动性是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而且这种互动性在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最后,是精准,互联网的受众越来越广泛,在众多的人群中如何找到目标细分受众,对于品牌消费品来说,它们希望得到很好的反馈。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