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或是拒人千里的朱门,或是似火一般的热情,或是惨烈的鲜血,或是悲壮的木棉,无论如何,绝不暧昧,绝不妥协。既浓艳又纯粹,既激动又理性。这是他领带的颜色,也是他公司的基色。
他就是这样,从来不讨好谁,也不相信改变自己就能带来好运,他坚持着自己,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保持热情,亦保持理性。
他热烈地怀念那些遥远和更遥远的日子,那些给过他帮助和支持的人;亦不加掩饰地为别人的离弃伤痛。
他严谨烟灰色英国绅士的外表下,涌动着浪漫的艺术热情:他收集自己热爱的艺术品,甚至要开一个博物馆;他像阿波罗一样迷恋香气中带着苦味的清冷的月桂,在斯里兰卡买下一个农场,让自己在偷出来的时间里浸泡在这种特别的香气里,并享受收获的喜悦
2009年初,纽约还冷得要命。麦迪逊大道上,一位身材结实,有些谢顶的英国人行色匆匆,却不失体面。他是Miles Young(杨名皓),接替退休的Shelly Lazarus(夏兰泽),成为新一任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
他是一个英国人,这个公司自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之后,就再没有过非美国人掌门的时候,他的到来早就在纽约满城风雨。“我在奥美的日子,几乎都在亚洲,我又是个英国人,所以他们很震惊,我知道的,”杨名皓整理好心情,去迎接异样的目光和尖刻的评说,他要去讲一个新故事。并且,傲慢的纽约总部此时还不知道,他将带去一场怎样的人事风暴。
我见到他,是他做了奥美全球CEO一年之后的2010年。他再次回到中国,心境五味杂陈。
纽约震荡
《上证人物》:你怎么去跟纽约人说全球化的?
杨名皓:我说了一遍,再大声说一遍,如果他们还听不清,我就再清楚地说一遍:全球化不是美国化。
《上证人物》:你还带了个亲信去纽约,人家在背后不戳你脊梁骨吗?
杨名皓:我不单带了,还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我就是要他们知道,什么是多元文化,创意对于我们多重要。
“我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化,”杨名皓履新的第一次会议,就显出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气势,他开玩笑说,如果他们没听清,我就大声点,再大声点,我要让纽约总部的人知道,全球化早已经不是美国化。真正的全球化是多种文化的共同体,而不是受单一文化操纵的状态。
1995年他离开伦敦时,还没有这样清晰的观点,但他隐隐感到,有什么不一样的正在发生,“只给你24小时考虑,然后告诉我你的决定。”杨名皓当时的老板对他说。他没那么多时间盘算利弊,也不知道前路是怎样一番景象,但还是迅速做出了决定: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