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车市走向何方?全年销量是否保持增长?
从2009年持续到今年一季度的火爆局面,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非正常的增长。从跨入今年二季度开始,车市被认为回归到了一个理性的正常状态。随着汽车厂家产能的扩张在下半年充分得到体现,终端库存的增加,供求关系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影响等等,都是影响车市增长的不利因素。专家表示,下半年的车市价格战在所难免,甚至有的专家表示必然会出现。当然,多数专家认为今年的车市依然会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只是对增幅的多少争议较大。
保守派 产销压力加大1500万辆封顶
部分专家认为全年车市能完成1500万辆就是很好的成绩了,车市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期,从1300万到1500万已然是大跨越。
一季度消化的是去年的需求
从1-4月份的汽车产销数据来看,尽管4月和1-4月产销同比增长,但环比数下降均接近10%,库存数大幅增加。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已向市场发出重要信号:车市观望情绪开始抬头,下半年产销压力加大。”
4月份汽车产销虽然同比增长,但去年4月是我国车市的低落期,所以这种增长没多大意义,而环比下降10%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同时,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的同比增长,也是延续了2009年的消费需求。2010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5.45万辆和461.06万辆,同比增长76.99%和71.78%。然而,高达增长七成的数字并不能掩饰车市虚火太旺的实情。
价格战苗头已现
前亚市总经理、知名汽车评论员苏晖认为,去年底,众多汽车企业纷纷“放卫星”,将2010年的产销目标定得太高,基本都是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十的状态。这必然产生更激烈的竞争,竞争一加剧就必然降价。实际上,从目前马6率先降价3万、凯美瑞优惠高达2.5万等市场现象里,我们已经可以嗅到价格大战的火药味。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也表示,“从4月份开始流露出的降价迹象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车市越是降价,消费者就越会观望,持币待购等待更便宜的车型出现。”资金流动性减弱不利车市消费
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介绍,从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 M1指数(狭义货币供应量)来看,目前也呈现出逐月缓慢收紧的态势。据中国人民银行4月份发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3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虽然增长29.94%,但是较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5.05和2.4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流通资金目前正处于逐月减缓的趋势。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一旦减弱,对车市等大宗商品的消费将产生不利影响。”
激进派 属于正常波动1600万辆有望
部分专家认为,今年的车市完成1500万辆是没有问题的,甚至1600万辆也有可能,车市增幅应该在15%-20%。
打喷嚏不见得就感冒“打一个喷嚏不等于就是感冒,头痛、发烧、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尚未出现,车市的拐点尚未到来。”知名汽车评论家贾新光的观点雷人,“真正的价格战应该是B级车只卖5万块钱,一天之内死上几家经销商。”他认为,降价促销是经销商一贯使用的手段,真正的价格战还没有来到。一些业内专家也表示,“车市增速放缓,是对经销商销售和服务能力的考量。指望市场像去年那样‘傻瓜都可以卖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市场冷静下来时也能做好市场,才是汽车厂商的真本事。”房市的“挤出效应”“从目前情况来看,房市遭遇了拐点,那么,今年下半年以汽车、奢侈品等为代表的大件商品极可能出现消费高潮。”汽车营销专家向寒松分析,“正如金融危机时,一些人减少或撤出投资,省下来的钱用来买车,车市也可能遭遇从房市流出资金的‘挤出效应’”。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第一财经日报汽车主编卫金桥也认为,房市新政会让部分资金流入1.8-2.0L以上的中高级车和豪华车市场,这有利于这部分车型的销量增长。车市供过于求原本正常
今年1-4月份,对于库存量增加近100万辆的问题,贾新光认为“100万辆的库存不足以大惊小怪。”他分析表示,按照国际惯例,两个月的销量之和是正常的库存范围。我们姑且预计今年全年产销量为1600万,平均每个月按133万辆(1600万/12个月=133万/月)的产销量粗略估计,两个月的销量之和应该是266万辆。同时,他表示,100万辆库存相对于全国的3万家经销商来说,摊到每家经销商身上,是33辆的样子,这对经销商不能形成销售上的压力。(成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