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在上周末举行开标大会,民营油企首次有机会参与国储油招投标,这意味着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大门首次向民营油企开放。
中商联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说,民营油企进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可以藏油于民,有助于缓解民营油企的油源问题。
我国已建设了多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但以民营油企和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庞大社会库存一直游离于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之外。记者了解到,能够进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企业须具备一定资格,例如单个油罐的容量在1万立方以上等。有民营油企向记者介绍,此次招标项目尚在评标过程中,这次投标的多是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
民营油企仓储能力比较分散,单个规模不大,不便于管理,此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不过民营油企一直期望能将其仓储能力纳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专家:民间资本在石油领域难有作为
另据证券日报报道,过去民营企业是不允许进入石油勘探、开采领域,只能在批发市场以下发展。如今,“新36条”允许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按照现行体制,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石油市场。目前,石油的市场格局便已决定它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三四年前,民间成立了一个民营石油联合公司,它们当时就提出要开采石油并得到了国家计委的同意,可是和中石油、中石化谈判失败了,没有达成协议。所以这一次民营要怎么进入石油行业,是新的油田进行招标还是国家把一部分油田分给民营企业,操作上是有难度的。民间资本无法进入石油行业,除非国有企业能够有所退出,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干得好好的怎么可能退出?
成品油纳税环节或后移
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解学智日前表示,今年要深化成品油税费改革,研究将成品油消费税纳税环节后移到批发环节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办法》。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