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药价贵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在药价奇贵的大幕下,那些人是一群吞噬百姓财富的恶魔。”此非虚言。仅仅在医院内,就有八大环节助推药价。八大环节,个个揩油,层层加价,层层盘剥,药价不高才怪。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种出厂价15.5元的药品芦笋片,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后价格涨到了213元售卖到患者手中,利润达1300%。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个环节中,开药医生获利最多。但中间如何分配,湖南一开售此药的三甲医院拒绝透露。
药价高不是新闻,人们对此已经有些“审丑”疲劳了,更凝聚为沉重的公共痛感,但高到如此离谱的程度,还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先后24次降低药价,且最近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在这种语境中,药价仍然畸高,是讽刺更是挑衅。
仔细打量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让人蓦然发现,药价高企背后,原来不是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是所有的环节都已然沦陷。
按说,我国目前实行药品集中招标办法采购,而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也的确采取了招标制。招标制的设计之初,不无制度善意,即让医院买到物美价廉的药品,使患者受惠。但在湘雅二医院,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进一步而言,出厂价15.5元的药品芦笋片,招标价竟然高达136元,而卖给患者是213元,这已经明显超出了国家规定——— 医院购进的每一种药品在进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显然,国家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药品暴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试问,招标价为何高达136元?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周虹说,医院所有药品价格都是经过湖南省物价部门审批的。物价部门是怎么审核和审批的,恐怕他们难逃监管失职之责。
据悉,湖南省医药公司以30-40元的价格,将芦笋片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以136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利润为100元左右。这100元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呢?于明德称,“这个药品的背后,一定有提成,否则医生哪来的这么大动力”。其实,获利的不止是医生,因为高药价之下,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医生都是受益者。
业内人士称,“药价贵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在药价奇贵的大幕下,那些人是一群吞噬百姓财富的恶魔。”此非虚言。仅仅在医院内,就有八大环节助推药价。据媒体报道,为了进入医院,需向医院的主管领导示好;进入医院药事会的讨论,为了顺利通过药事会,需要打点;科室主任收钱后,才能保证这个品种进入医院;给医院药剂科主任至少5000元回扣,“否则他可以在量上进行控制”;给有处方权的医生回扣,“不给回扣或者少了,就不用你的药”;给药房取药员回扣,否则他可能告诉患者药卖没了……八大环节,个个揩油,层层加价,层层盘剥,药价不高才怪!对此,医药主管部门哪里去了?
在利益驱动下,利益均沾,各个环节都坐享好处,患者成了唯一的买单者。在利益均沾下,各项监督制度被各个击破,药价高企背后是制度的沦陷。更可悲的是,医改已经开始,仍然出现如此怪象,不能不令人气愤。为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国家一直严厉打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和商业贿赂行为,收取回扣的医生和参与商业贿赂的人员必将受到严惩,而那些监管失职的人员又该受到什么样的问责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