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工业西进”
翻开保定地图,在纵贯南北的京石高速和京广铁路西侧,分布着涞源、涞水、易县、顺平、唐县、曲阳、阜平和满城8个山区县。总面积为1260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7%,却集中了该市近九成贫困人口。
然而,保定实施“工业西进”这一历史性战略后,该区域的工业项目引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工业项目集中区从无到有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据介绍,2008年底西部8县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市水平低42%,人均财政收入比全市水平低49.3%,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到全市五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工业发展缓慢,工业对经济的带动能力弱。
但这并不代表保定西部地区就没有发展工业的优势。“西部8县工业用地相对充裕,特别是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占到全市的90%以上,有着较大开发利用空间。”郝国赤说,西部各县林果业发达,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较大,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好。在此区域,张石、荣乌等4条高速公路有27个出口,交通条件比较便利。
为此,保定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坚持一手抓绿色产业,一手抓现代工业,以工业率先发展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工业西进”战略。
山区县曲阳,在保阜高速引线附近投资6.5亿元建设的大水泥项目,包括矿山开采、余热发电系统和与之配套的水泥制备系统。生产线全部采用布袋收尘器,是一个节能减排、综合利用、低成本项目,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绿色环保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水泥熟料155万吨,生产水泥200万吨,年产值达到6亿元,年利税1.4亿元,成为“工业西进”的示范性工程。
这个工程涵盖了“工业西进”战略的两个重要关节——— 优选产业结构中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企业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上有特色、前景好的大项目。紧盯国际国内市场前沿,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确定发展重点。严把项目准入、规划、节能减排控制三道“门槛”,在山前平原、浅山丘陵地区和山间盆地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园区。控制性的园区建设从根本上杜绝损伤山区生态。“工业西进”战略实施一年多来,保定山区8县共谋划16个工业园区,总面积125.2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73家,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超过350项。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山区落地生根,西部各县招商引资、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发展中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突破”。
——— 工业项目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各县按照“已有项目上规模,传统产业抓提高,发挥优势引项目”的原则,项目的数量和投资规模前所未有。2009年,在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4项,总投资112.2亿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