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三大理由决定中国暂时不会加息 时间点或会后移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10/5/12 16:43:43   
>> 相关新闻链接
·史上最贵IPO新股海普瑞破发 新科首富蒸发92亿元 ·央行货币委员李稻葵:存款利率上调条件已成熟
·我国实际利率已为负 央行具备加息理论必要条件 ·任志强再度开腔:开发商会用"假打折"来推高房价
·河北省承德市:拉开城市骨架 做好"转"字文章 ·股市楼市齐调整 如何保卫您的资产
·厉以宁:现在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杨元庆:乐Phone卖不过iPhone就是失败
·央行报告传递新信号 人民币将不再“紧盯”美元? ·须防碳税异化为“准排税”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增长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4月份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CPI涨幅已接近加息红线,PPI的涨幅较大。而此前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进出口回升势头良好,同比上升39.4%,达到2381.6亿美元。同时,中国重新“回归”贸易顺差,但贸易顺差较过去已经大为收缩,只有16.8亿美元。而在信贷方面,4月份信贷超预期达到7740亿元,远高于市场此前估计的5800亿水平。     

    从数据上来看,通胀预期已经真实形成;用财政投资、低利率和高信贷等刺激性政策,的确急剧扩大内部需求,导致进口(尤其是大宗商品进口量的狂升)“赶超”出口,形成短暂性的贸易平衡,可以“淡化”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这也暗示着如果中国进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那么加息也会优先于汇率上调,市场上风传的“两率齐动”看上去并不真实。     

     CPI上涨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的上升,尤其是菜价和粮价的飙升,很多人归咎于天灾造成的减产,但这并不完整。总体上看,西南仅仅是一个次要的农业产区。造成农产品产量可能下降的根本因素是“结构性抑制”机制。这个机制的运作是这样的: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而信贷来源于民众的真实储蓄,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之下,信贷增长不会造成价格和资源分配的扭曲,但如果一旦超越潜在经济增长率,那么新增的信贷就是没有足够储蓄支撑的,新增的部分其实就是改变原来储蓄的分配比例。     

    那么,4月CPI创年内新高,中国是否会采取加息应对日益升温的通胀压力?根据众多机构和专家的分析,我们认为,短期内中国暂时不会按动加息按钮,理由如下:      

    理由一:地产调控减缓了通胀预期     

    地产调控有助于缓解通胀上行压力,华安基金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杨明表示,因为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使得加息预期降低,今年或有一次甚至不会加息,若加息将在5、6月份。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系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程道平告诉导报记者,房地产业属于特殊的实体经济,其发展能够带动水泥、钢铁、玻璃等许多行业的发展。短期内这些相关行业会受到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调控将会减少日后经济过热或资产价格出现大泡沫的风险,房价走软也将有助于缓和通胀预期。“尽管当前国家调控力度很大,但其主要是要在短期内遏制快速上涨的房价,打击投资过热,并非限制打压房地产业。特别是房产政策‘国十条’明确鼓励增加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用地供应,将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保障整个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东吴证券认为,近期中央对房地产泡沫的挤压行为已透露出其调控手段的进步—侧重“点杀”,因为针对中国经济一半是“冰”一半是“火”的局面,过早采用“加息”这样全局性调控工具未免错杀过多。并且本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其实比加息等手段所产生的收紧效应更强(房地产牵连的产业链太长,且对GDP的拉动可能在两个百分点左右,这样看来已经是一次“准”全局性的收缩)。因此在重拳出击之后应该制造一个“政策真空期”使得“新国十条”见效,同时也留给中央观察效果并进行下一步“相机抉择”的空间。      

     理由二:欧洲、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犹存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11日在其网站公布了同欧洲央行(ECB)、瑞士央行和英国央行的三份货币互换安排协议,该安排旨在提供美元资金以缓解市场紧张局势.联储此次公布协议是为增加信息披露,让外界更清楚地了解紧急举措。美联储承诺,当这些协议敲定後,将会公布同日本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互换安排协议。

    此外,欧盟、IMF已经展开了规模巨大的救援行动来化解希腊危机,尤其是防止希腊危机变成“笨猪危机”(PIGS),从而撕裂欧元区。现在欧洲央行已经授意各国央行购买各国国债,缓解欧元区的资产抛售行为,可以预见,希腊到期国债违约是肯定的,IMF和欧盟将会帮助它,用发行低利率的新债取代旧债,这是所谓的“软性违约”。希腊不可能退出欧元区,无论是欧盟还是希腊政治家都不会允许。同时,希腊会削减赤字,但在短期内这个行动也会降低GDP,导致赤字/GDP在一定时期内不会立即下降,而评级机构不会有耐心,它们肯定将不断下调评价至“垃圾”级别。道路已经非常清晰,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笨猪四国”除了削减财政赤字、降低民众工资、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外,还需要实施贬值,这样才能提高外部竞争力,来获得改革的资源。他们没有本国货币,这其实意味着欧元需要大规模的贬值——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贬值。欧元区各国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它们不仅对美国产生冲击,也会对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大国产生冲击,欧元区货币贬值意味着欧洲加入了严酷的“外需争夺战”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德国。美国和中国的外需都会受到影响。简单地说,刺激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定的扭曲,通过“结构性抑制”机制产生通胀的加速,这需要立即加息,而欧洲危机的变数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适宜立即上调,完成“双率齐动”。    

    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不利于加息的因素,全球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贸然加息则会加大国内外息差,直接导致热钱加速流入。      
    
     理由三:贸然加息会提高银行产生更多不良资产        

 

    西南证券分析师闫莉表示,“应谨慎看待加息对银行股带来的利好。加息对于地产等高负债板块说,势必会提高其融资成本,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些企业贷款的质量问题会逐渐暴露,银行不良资产将加大,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安全。”民生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卢婷说,“如果是对称加息的话,对银行股是一个利好;如果只提高存款利率不提高贷款利率,对银行就是很大的利空。当然,因为房地产新政还没出完,利空没有释放完毕,加息对银行板块的股价有多大推动作用,仍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考虑。”          

     央行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回收流动性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中国依靠刺激政策拉动的经济内生动力仍显不足,中国会更倾向继续采用数量调控回收流动性,不会轻言使用加息手段。

    他指出,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时投入大量资金,充裕的流动性需要寻找出路,全球都面临通胀压力,中国亦难独善其身。一旦中国加息无助于改善因食品价格上涨及输入性通胀带来的压力,相反可能会伤害中国并不稳固的复苏基础。

    他认为,由于中国外部存在庞大的需求拉力,拉着实物需求往上走,如果不解决外部的通胀源头,仅在内部加息是无用的。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持有类似观点。她指出,目前央行正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目的在于回收流动性。

    左小蕾表示,为了回收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如4月份重启了3年期央票,5月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分析认为,由于3年期央票锁定资金的能力非常强,弱化了市场对加息的预期,未来央行仍将根据需要,来选择货币工具的使用。

    另外,央行近日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中国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并表示,央行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经济学家认为,央行的报告也透露出信息,央行会采用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等手段收紧流动性,而不会轻易动用加息筹码。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