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银行陆续公布4月中下旬进行的房贷压力测试结果———
政府对楼市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让大家对银行可能遭受的坏账风险忧心忡忡,银行方面却对此表现得比较乐观。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从4月中下旬开始的房贷压力测试基本已告一段落,多家商业银行对房价下跌容忍度在30%-40%之间。不过也有监管人士指出,这种测试结果不可一概而论,各家银行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交行在近期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率先公布房贷压力测试结果。测试显示,房地产价格下降30%,开发贷款不良率增加1.2%,个人按揭不良率提高0.9%。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表示,由于交行房地产贷款占比相对较低,完全有把握消化和吸收这部分风险。
建行有关人士在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如果房价下跌30%,对该行不良贷款影响的百分点与交行大体相当,甚至会略为乐观一些。工商银行称,房价下跌的影响亦在可控范围之内。2009年年报显示,工行去年新增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分别为951.37亿元、2768.70亿元。
据透露,加上地方融资平台因素,即便房价下跌35%,也在工行可承受范围内。还有报道称,其一位高管表示,农行对房价下跌的容忍度是20%。民生银行行长洪琦则在日前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给出了更为乐观的答案,称即使房价下降四成,仍不会影响该行资产质量。
对于媒体关于银行对房价下降容忍度的报道,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龚明华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监会对此问题并没有一个总体判断。“具体的压力测试情况取决于各家商业机构的本身情况,包括贷款的余额、资金的来源和风险的管控能力等,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各家商业银行对房价下跌的容忍度各不相同,主要是因为各家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和个人贷款时间点和集中度等情况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区域放款策略也有不同。
有银行业人士表示,在压力测试中不仅要关注房价下行的风险,还要密切关注利率成本,利率上升会直接导致月供上升,占购房人收入的比例较快增加,按揭贷款的不良和拖欠率就可能上升,进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情况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