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为何频发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0/5/12 14:26:24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财政部公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房价“坚冰”能否“解冻”--透视新一轮地方楼市
·房价初现理性回归 调控还需“持久战” ·“北京房价降8000元”消息:警惕开发商的“苦肉
·任志强:两只飞来“横鞋” 一张楼市“大嘴” ·澳资源税"毒辣" 我投资澳矿业恐遭"剪羊毛"
·各地水电气等资源性价格改革提速 可能都要上涨 ·上海楼市调控细则近日出台 房产税征收亦将启动
·富士康半年内连续7名员工自杀引关注 ·4月CPI涨2.8% 加息压力增大
    从香港的士死火、河南问题乙醇汽油,到海南中石化疑似问题汽油    

    前几年就已经频繁曝光的劣质汽油事件近期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不过颇为意外的是,前几年的事件卷入的大多数是民营加油站,而近期频频曝光的则是国内石油巨头中石化。从今年初的香港的士死火事件,到3月份的河南93号问题乙醇汽油事件,再到近日海南中石化疑似问题汽油事件,今年短短4个多月来,消费者针对中石化问题油的投诉已见第三桩。

    尽管目前还未有确切证据证明,海南中石化汽油真的出了问题,但接二连三的负面案例却着实应引起中石化有关高层的思考,为什么近期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频发?到底是油品质量、过程监管、运输渠道还是库站管理出了问题?

    ■事情回放

    问题汽油已送惠州国家检测中心检验

    据新华社海口5月8日报道,自4月下旬以来,海口市出现多起品牌汽车由于“问题油”导致汽车损坏事件,海南省工商部门和质检部门已介入调查。

    使用“问题油”导致损坏的汽车包括一汽丰田、长安铃木、别克、雪佛兰等多个品牌,其中,尤以一汽丰田车较为严重。

    据海口丰正华一汽丰田特约店维修服务部技术主管邓先生称,自4月30日以来,丰正华一汽丰田已经接到19辆由于汽油质量问题导致汽车出现故障的情况。“主要由于汽油杂质过多,燃烧不完全,导致积碳过多,从而出现熄火、带速抖动、启动困难等故障。”

    卷入投诉的有海南文昌一加油站、海口市永成加油站等民营油站和海口市龙华路中石化加油站。

    目前海南省工商局和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介入调查,包括卷入的中石化加油站和民营加油站已进行抽检,并送往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惠州)检验。

    ■专家分析

    运输储存监管均可能导致质量问题

    对于此次海南问题汽油事件,由于卷入的对象包括一些民营加油站和国有的中石化一加油站,公众得以对民营加油站和中石化加油站进行比较,舆论认为,民营加油站反应相对更迅速,而中石化海南分公司相对更霸气。

    在问题汽油事件发生后,永成加油站已明确表示,由加油站承担车主车辆维修损失,而中石化海南分公司刚开始则坚称,自查后其油品质量没问题。

    5月7日,中石化海南公司就此事声明称,公司所有油库、加油站所经营的成品油均来自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炼化产品优质,生产的成品油除供应中石化外,长期供应香港、广东等地区,均未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目前公司未接到相关投诉,“有关报道的问题油导致海口部分车辆损坏的问题与我公司无关。”口气之强硬令车主难以接受。

    其实,以前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的汽油不等于现在或未来就不会出现问题。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成品油的质量安全要求很高,除了油品的质量本身,还涉及油品的运输配送、油库油站的储存、管理监管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出问题,只是通过自查就早早剔除自身需负的责任未免显得草率。

    已经过去的中石化香港的士死火事件和中石化河南“问题油”事件,都说明中石化在成品油质量安全方面并未十全十美、无可挑剔。

    3月16日香港机电工程署公布的“石油气车辆事件”调查结果认为,由于中石化未能提供充分合理解释,项目小组有合理“怀疑”在重点调查时段内,中石化有违规操作的行为。中石化最后也表示,关注并考虑优化加强监察气库的“扽缸”运作的有关安排。

    而中石化河南“问题油”事件,刚开始也是推托责任,最后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质量事件”。

    以上种种案例证实,油品质量问题不是民营油站的专利,关键是怎样对待之。有关专家表示,像今年的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危机公关事件,如何掌握对公众信息披露的尺度和艺术,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未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不妨在危机面前学习一些成功的外资企业低下高高的头颅,从国外汽车召回中获取经验,这样国有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中会赢得更多的尊重。

    暴利也是劣质汽油走俏市场根源之一

    其实,劣质成品油行走市场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在2005年前后华南“油荒”之际,成品油供应紧缺,国内外油价倒挂,一些无良民营加油站为了生存,不惜在合格成品油中兑入非标油,以次充好,以低标号油充高标号油。

    “这些手法是为了牟取更高的利润。”广东业内人士称,去年下半年来,国内成品油供过于求,油品资源泛滥,再度催生一些民营加油站利用非标油品以次充好便宜卖给车主,以更好地跟正规油站竞争,“今年三四月份,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差价达1000多元,本来利润就很高,以次充好销售的加油站牟取的是暴利。”该人士披露。

    针对今年频繁发生的中石化问题汽油事件,有关专家分析,尽管现在海南中石化油品是否有问题还需更高层面的检测。但从企业监管的角度,中石化或可找到一些漏洞。业内人士都知道,中石化在各地的加油站中,只有一部分是自营油站,中石化系统外的联营油站占了很大比例,这些油站的油源是否完全由中石化提供,对联营加油站自购的油源监管是否严格到位,如果有少数联营加油站受利益驱动采购非标油销售,将会直接关系到成品油的质量安全,一旦这些方面出问题,危害的就是中石化自身的品牌,“如何加强联营加油站的监管将是摆在中石化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记者苏稻香)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