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薇)河北人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在回落,2009年比1999年还低0.97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追赶不上GDP的增速。
在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和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一期监测月报中,指出河北人“花钱”越来越少。而这种现象与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回落有关。
■2005年后河北人
花钱越来越少
报告指出,虽然近10年来,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花钱变少了。
在消费方面,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2005年增速最高,超过15%,此后呈逐年回落态势。
报告显示,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增长6.5%,为近几年的最低点,甚至不及2003年、2004年水平。可见,我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
2009年还不如10年前
在城市居民方面,受惠于近年来出台的改善民生政策,我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增速达到20%以上,2009年受经济环境影响出现较大回落,仍保持近14%的增速水平。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仍然不高。而且,近10年间,该比重总体呈回落状态,2009年末为7.85%,较1999年的8.82%,回落0.97个百分点,2006年最低仅为6.88%。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总体保持上升
在农民收入方面,增速整体保持上升,近两年有所放缓。
200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49.7元,较2001年将近翻了一番,但增速有所放缓,仅为7.4%。整体看,2002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2009年增速连续两年出现回落,2009年仅略高于2003年的增长水平。
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对比,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完全跑不过GDP增速,除2008年外均低于GDP增速水平。
■危机以来我省消费
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省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1—2月,我省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82.4亿元,同比增长17.1%)。不过,仍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7.9%)0.8个百分点。
与能收集到数据的10个省份(山东、河南、山西、辽宁、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江西)比较,从绝对数看,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辽宁6省,比辽宁少37.8亿;从增长百分比来看,我省以17.1%低于山东等9省,仅比辽宁高0.5个百分点。
这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省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什么不花钱?
学者称没钱是主因
“中国人为什么不花钱?为什么不能用消费拉动中国经济?”这是这次金融危机下许多学者追问的问题。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人们不是不花钱,是囊中羞涩,不敢花钱。
在正在举行的博鳌论坛上,多位重量级研究人员的发言也提到了这个观点。“国人不敢花钱,首先因为没钱。”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
中国消费在总体GDP中的比例年复一年地下降。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近15%。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