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壮主导产业、“选”引新项目、完善基础 配 套 入手,宁晋西城工业区正在对标“高端”谋发展。
在宁晋西城工业区,很多企业的规模做到了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晶龙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宁纺集团成为全国三大灯芯绒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玉锋集团、健民集团双双跻身全国淀粉行业20强……
但是,“大”不等于“强”。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的宁晋西城工业区,正在从强壮主导产业、“选”引新项目、完善基础配套入手,对标“高端”谋发展。
强壮产业
延伸主导产业链条
“‘大’不等于‘强’,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制胜的筹码,必须抢占产业高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宁晋西城工业区的管理者对于抢占高端的这一认识,深刻影响着工业区的产业发展。
前不久,晶龙集团分别在韩国和西班牙建立了太阳能发电示范站,从而由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前端”迈上了产业的“高端”。而这,仅仅是西城工业区瞄准高端谋发展的一个缩影。对标产业高端,宁晋西城工业区围绕单晶硅、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生物制药、装备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
以前只能做拉晶、切片的晶龙集团通过与澳大利亚合资,具备了生产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并进行安装的能力;宁纺集团形成集纺、织、染整、服装为一体的格局,成为国内纺织最具完整产业链条的企业;永进电缆集团建成高148米的超高压电缆生产线,结束了我省不能生产500KV以上超高压电缆的历史;以玉米淀粉起步的玉锋集团、健民集团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分别新上了维生素B12和土霉素碱项目,如今玉锋集团维生素B12
年产能达20吨,占世界产能的60%,健民集团土霉素碱年产能达7000吨,占据了全国同行业的“头把交椅”……
招商选资
引进高端项目
在新项目的引进上,宁晋西城工业区也严格坚持用“高端”这把尺子进行衡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进的项目无一不体现“高端”特色。
以引进先进技术为突破口,西城工业区一方面致力于现有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同时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优势互补。工业区新引进的总投资1.7亿元的中德合资河北博格凤凰织带公司特种纺织品项目,年可生产汽车安全带585万米,船用缆绳6300吨,不仅产能居全国第二,而且产品配套厂商都是奔驰、宝马、一汽、东风这样的国际国内一流企业。总投资2亿元的河北丽都服装公司计算机集成系统高档牛仔服装生产线,年可生产高档牛仔服装400万件,填补了宁晋高档牛仔服装生产的空白。总投资3000万元的清华天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医疗影像设备生产线项目,年可生产数字化X光机400台,是我省首条数字化X光机生产线……
如今的宁晋西城工业区,粗放的、效益低下的产品,正在被精细的、高科技的产品取代。仅2009年,该区就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5个,1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12家企业被评为省重点行业排头兵。
优化环境
完善基础配套
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项目,都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宁晋西城工业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端”,要从完善基础配套做起。
为此,工业区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在实行行政审批“一家受理、抄告相关、联合审批、一口收费”,以方便企业的基础上,还斥资千万元建立了科技研发中心,促成国家电线电缆产品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工业区,为建成环渤海地区最大的集电线电缆产品检测、检验设备研发、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新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检测机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严格坚持高标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承载力和吸引力,促进了园区又好又快发展。被列为省级产业集聚区以来,西城工业区高起点启动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发展详规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工作。在实现“九通一平”的基础上,2009年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路网建设,初步形成“六纵五横”的路网格局。据了解,该区今年将投入1.13亿元,进一步完善路网,彻底解决工业区路网框架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
持续优化的环境,有力地拉动了西城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截至3月底,全区引进内资4000万元,新扩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