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尚福林:股指期货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来源: 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4/8 18:05:15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 ·振兴规划遭遇“审美疲劳”
·人生最大的悲哀:房子死了贷款还活着 ·姚坚:美方的期待不现实
·汽车业新“三国”如何演义 ·上海拟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
·统计局详解房价统计 或增加居住类消费占CPI权重 ·发改委:没有收到电力集团要求调价的申请
·石家庄机场欲做区域枢纽 ·河北矿业与瑞萨玛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4月8日16:00,股指期货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4月16日,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将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新华网全程直播本次启动仪式。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同志们,刚才,我宣读了王岐山副总理的重要贺辞,人民日报今天专门刊发了关于股指期货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的巨大鼓励和鞭策。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经过长期扎实细致的准备,经国务院同意,股指期货今天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向出席启动仪式的俞正声书记,人民银行等部委和上海市的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在股指期货筹备过程中,给予无私帮助,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领导、新闻媒体、市场参与各方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是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一个比较成熟的衍生产品。发展股指期货,有利于改善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增加市场运行的弹性;有利于完善市场化的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已经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交易所上市了近400个股指期货合约。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09年全球股指期货、期权共成交63.8亿手,占全球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36%,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品种。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境外交易所先后推出了以我国A股价格指数为交易标的的股指期货合约。适应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金融期货等衍生产品市场,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已经成为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能力的内在要求。

推出股指期货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发育创新的必然结果。经过20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运行秩序明显改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市场内在约束不健全,缺乏对冲风险的机制,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单边运行的状态,制约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

国务院在2004年初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市场法制框架基本形成,市场运行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2006年2月,中国证监会成立了“金融期货筹备领导小组”,开始推进股指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同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

三年多来,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要求,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充分吸收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经验教训,广泛借鉴了境外股指期货市场的成熟经验,在合约规则设计、技术系统建设、仿真交易演练、应急预案准备、跨市场监管机制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的规则体系。到2009年底,股指期货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自今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以来,为保障股指期货平稳推出和安全运行,中国证监会、中金所和市场有关各方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针对性的安排。

一是完成了主要制度规则的制定和发布实施工作。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修改完善了股指期货的主要业务规则,如提高保证金、降低最低持仓限制、建立代理结算制度等等。

各项制度设计集中体现了服务股票现货市场、服务机构投资者套期保值、抑制过度投机、维护市场稳定的原则和理念。在相关制度正式出台前,广泛听取了市场、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增强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全面推进了客户开户、人员培训、技术保障等工作。加强对开户合规性的监督检查,投资者开户工作总体平稳有序推进。截至4月7日,已经有4740户投资者成功开立股指期货交易账户,其中,约90%的投资者来自商品期货市场。对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管理层以及业务骨干进行了大范围的专业培训,总计超过6000人次。中金所技术系统顺利切换上线,技术系统测试工作稳步开展,技术保障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把规则讲透、把风险讲够”的原则,持续深入开展了宣传引导和投资者教育活动。建立了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从源头上深化投资者风险教育。时至今日,股指期货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各位来宾,推出股指期货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资本市场阶段性特征出发,对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股指期货推出后,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育、完善并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全局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大局,按照王岐山副总理贺辞的要求,总结和汲取国际成熟市场和我国过去发展金融期货的经验教训,坚持发展的速度与监管的能力相适应,创新的步伐与风险控制的水平相匹配,不断深化对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际市场惯例、又体现中国现阶段市场特点的金融期货发展道路,促进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巨大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第一,要坚持强化风险防范不动摇,逐步发挥市场功能。发展金融衍生品,风险防范永远都是第一位的。1995年,“百年老店”巴林银行由于交易期指的巨额亏损而倒闭。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国债期货时,也曾因为风险控制不当而出现重大风险。

要着眼于系统性风险的监测、监控和预警,加快建设“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系统”,完善全市场压力测试机制。股指期货市场创新要充分考虑市场条件,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按照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和监管安排,健全应急机制和预案。在此基础上,逐步发挥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完善市场对冲机制,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要坚持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切实维护“三公”原则。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联动作用和交织影响将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要利用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协调小组的平台,加强跨市场监管,加大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努力实现“市场信息共享、监管政策协调、监管手段同步、风险防范联动”的跨市场监管目标。

要建立健全跨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认定和查处的工作机制,对于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要细化、量化判定标准,严格执法,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中金所要认真履行一线监管职责,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控制,加强对市场运行维护的统筹管理,提高技术保障能力,确保交易正常进行。

要加强对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中介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的监督检查,严格依法依规监管,努力提高市场透明度,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要坚持完善制度规则体系,不断夯实市场健康运行的内在基础。适应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探索和完善股指期货各项制度安排,强化市场内在约束,逐步形成一套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股指期货市场制度体系。

要根据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交易规则,确保市场平稳运行。要健全监管工作机制,促进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有机结合。要建立科学的品种创新评估机制,稳妥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创新。要积极探索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普及股指期货知识,推广相关制度规则,讲清市场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有序参与,逐步培育成熟的投资者队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式启航了。作为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它的成长壮大和功能发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股指期货市场一定能够“平稳推出、安全运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