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蔡明还计划在园区内搞持续一年的艺术节,包括最为重要的五一、十一两大艺术节,同时,戏剧节、电影节、美食节、春秋时装周等大型节日轮番上演。还要举办国际设计周,评选中国红点设计大奖,配合国际设计展,成为中国的设计盛会……其实,蔡明的“野心”已经不仅是开发某项单个的创意产业,而是要搭建平台,他也可能因此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创意产业真正的“推手”。
蔡明说,以前意大利对外称,意大利人流的就是设计的血,实际上,这是50年来意大利企业家集体为设计买单的结果,他们选择了走高端路线。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到意大利做设计,所以意大利有了好的设计,而且又因为竞争,意大利本土的设计师近水楼台,耳濡目染,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本土设计师。而在中国,这样一个过程可能才刚刚开始。
创意产业的“潜规则”
创意产业是什么?蔡明在国内看到各类“创意产业园”一夜间兴起,有的写字楼打着什么大厦,以为是个房子高点的LOFT写字楼,创意企业就来了。而蔡明觉得这根本没摸到创意产业的门道。
他坚定地认为,“创意产业的潜规则,不是像其他人所想象的,以为有个房子就行,其实硬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蔡明分析:“人们为什么愿意来?第一,他们愿意与艺术为伍,很多设计师白天是设计师晚上就是艺术家,在英国叫做‘创意骑士’,他其实也是工程师,做了个艺术品,到了周末他就去卖,他的身份总是在变化。很多做艺术的人都是如此,身兼两职,但最终他要有一个出口,那就是视觉商业。你让他的设计和实验型的餐厅,有个出口,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虽然有些杂,但正因为杂,它才有生命力。”
以动漫基地为例,蔡明认为,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冒出一堆动漫基地,他们以为会编程序就是动漫,其实动漫更重要的是编剧、导演、美术编辑。“一个上下游的产业链,绝不是你挨着大学,有些人会编程序,那就是动漫基地”。
正规划建设的高碑店新视觉项目非常强调个性,很多建筑的外立面是不做的,比如博洛尼要去的话,外表皮是要自己装的,而不是大家都一个模样,只让挂个牌子,企业是要有个性,外表皮就应该不同。这才符合创意产业的特点——散漫,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散漫的反义词是特别按规则,如果你知道这个潜规则,你就不会只给他们盖一个容积率高,里面只有一个写字间的房子,创意企业是不愿意去的。”
蔡明这样解读创意产业,一般创意企业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但当他们形成一个“圈”,他们就能生存了,创意会层出不穷,作品也会找到市场。比如实验电影。现在它很难生存,中国一年拍一两百部,一两百万小制作的作品非常多,绝大部分是进不了电影院的,没有人会播它,在这里面有20-30%的片子很有艺术性,那在这里会播放,但如果把这个片子单独放在一个地方,它可能会赔钱,它支撑不了,但北京未来将建成的这个区域,会形成一个气候,把实验电影、实验戏剧、实验音乐放在一起,跟创意产业的人在一起,加上视觉商业区里有10个酒店,100个餐厅、酒吧。蔡明打比方说,好比去三里屯喝酒的这些人顺便看附近有一场什么样的实验演出一样,如果专门他们可能不会去看,保守估计,里边的人80%是第一次去,只有20%是预约或者本身就是铁杆的迷,但正因为这第一次去的80%的人就足够支撑这个商业模式。将来,这80%的人当中还有受启迪或教育,培养出来的一部分,会逐渐地越来越喜欢这些东西。
“只要有一个好的模式,它本身就能靠自己的商业模式活下来。这是我能创造的一件事。”蔡明说,“你要看大片、平常的东西不要来这里,我这儿一定是追求最新鲜的、最真切、最怀旧的好玩的东西,要把这些想法和元素聚集在此。”
好玩又赚钱的生意
北京是艺术文化人才扎堆的地方,这些文化智力的因素存在恰恰是北京的城市性格。但目前规划的几个创意产业区,蔡明觉得都不理想:798工厂不具备扩展性,只能是维持现状;石景山区因为首钢搬迁,出了点大房子,但那只是壳;雍和宫和德胜门以及亦庄做创意园区,是当地政府一厢情愿。
而他相信自己的梦想:建成后的高碑店新视觉区,将把全世界一些好玩的元素聚合在一起。目前,正在规划的老厂房改造的一期艺术区,是个低价格区域,目的是让艺术家们留下来,“永远会让一群特别好玩的人来这里迸发自己的想像力”。
而在商业的更深层面,蔡明认为他的“二次创业“正赶上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档口:中国文化产值在国民经济的比例还是相当低的,搜索带有中国元素,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产品,大多都是以“部落文化”的角色在某个时段,以局部流行形式被选用,但是在大多时候还游离于主流之外,而中国文化走向强势、走向主流过程,将孕育着真正的机会。
这个高档橱柜专家,当年打造了一个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整体家居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家居市场仍然徘徊于低端价格层面竞争的时候,他们从生活最革命的地方——厨房和卫浴开始,找到了一片蓝海。而如今,他似乎完全被自己的“创意之梦”陶醉了:“这是个又好玩又赚钱的事,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也没必要,因为现在博洛尼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好。下定决心要做,首先它肯定是好玩,我去国外这么多次,其实一直都在筛选,脑子里现在存的都是国外最好玩的东西,我把它们攒在一起,而且要让它们有商业逻辑,让它们能很好的活着,并能持续地让它好玩。”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