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 “多边围剿”暗潮涌动
尽管目前看来,很多事情还只是暗潮涌动,甚至奥巴马激烈的言辞在汇市上也未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人们还是不禁猜测:奥巴马的“ 狠 话 ” 会 否 引 起 一 系 列 连 锁 反应:美国会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欧盟和日本会不会跟进施压?一些国际多边组织又将是什么态度?
美国财政部在去年10月15日向国会递交的半年度报告中,并未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之中。而按照一年两次的惯例,最新一次报告将在今年4月出炉。“届时,美国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他解释说,汇率问题历来不仅仅是个经济、金融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鉴于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奥巴马需要取悦于国内某些力量,美国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完全有可能。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陈炳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除了美国之外,另一个能在汇率问题上与中国叫板的欧盟,在美国放话之后,也 可 能 会 对 人 民 币 汇 率 施 压 。 当然,这种施压不一定是直接放话的方式,可能借助贸易渠道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欧盟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欧盟提名贸易专员K arel deG ucht1月12日曾表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是一个严重问题。“我们应该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针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关税只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一个非常局部性的解决办法。”陈炳才说,陷于债务和财政危机的欧洲,急需出口带动其走出泥沼。
但是,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若美国想通过G 7、G 8或是IM F这样的平台来进一步施压人民币升值,可能性非常小。2007年IM F通过了旨在加强汇率监督的《对成员国政策的双边监督决定》,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意图明显,但至今也未曾指出过人民币汇率存在根本性失衡问题。
“美国想通过IM F施压来判定人民币汇率失衡有可能,但IM F真正进行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行动不太可能,因为它虽然有美国化倾向,但更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赵庆明说。
聚焦3 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可能
对于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言论,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指出:“目前从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供求等方面看,人民币汇率趋近于合理、均衡的水平。”
马朝旭指出,人民币汇率并不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也从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美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指责和施压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稳步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20%。
而目前,在美元似乎已经进入上升通道的时机下,人民币快速的升值更是不可取。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就会使得人民币全面大幅升值,我们是否有能力承受,值得质疑。如果出口同比增速能持续在15%以上,环比增速保持在5%以上,C PI突破3%压力不是太大,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不大。
“而且,这么多人鼓吹人民币升值,升多少能被认定为升值到位呢?也许升值了10%,但是外界会预期更大幅度的升值,压力不会有丝毫减弱,反而会促使资金流入国内的冲动更强烈。”赵庆明说。
但是巨大的贸易顺差确实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曾表示,从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到去年年末,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效果并不明显,顺差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名义汇率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靠实际汇率来解决,因此国内资源价格的理顺可能比汇率升值更有效。包括劳动力价格和资源价格在内的要素价格改革,2010年都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曹远征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问 题 本 身 也 不 是 靠 汇 率 来 解 决的,目前扩大内需的主要障碍在于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刺激富人消费政策的制订。等到内需真正提高的时候,人民币升值会成为必然。(张莫 王云)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