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凡要经历三个阶段: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和感受经济。而重在参与和感受的感受经济,正是夜间经济的发展趋势。

巨大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是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石家庄的演出市场从“点缀”变为“常态”,将需要一个过程。
省商务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促进城市夜间消费工作,我市商业部门也展开摸底调研,夜经济一词骤然在省会走红。作为衡量城市开放和城市活力的重要标志,夜经济的政策导向正在以一种实际态势走向现实。2010年可谓是石家庄的“夜经济元年”。石家庄的夜经济处于何种状态?在发展和完善夜经济方面,职能部门和商业机构需要做好哪些配套工作?本地需要学习外地先进城市的哪些经验?在打造夜经济之前,种种问题都引发人们深入思考。
夜经济浮出台面
在近日召开的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在参加石家庄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石家庄再“旺”些的希望。他说,“我曾经在湖南工作过。在长沙,商业机构营业到晚上12点多都关不了门,大街上还是车水马龙,显得城市很兴旺。为什么石家庄到晚上9点,街上就没人了?是消费习惯问题还是市场开拓不够、引导不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张云川书记的话在会内外引发激烈的讨论。
近一段时间以来,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热议夜经济,市民热切关注石家庄的夜间消费,网友在论坛和博客上探讨、支招如何发展夜经济,媒体也在强烈关注夜经济。
事实上,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凡要经历三个阶段: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和感受经济。而重在参与和感受的感受经济,正是夜间经济的发展趋势。
于我国而言,夜经济一词由来已久。汉唐的夜市、宋朝的繁荣商业、“火树银花,菱歌泛舟”的描写,就是夜经济流传千年的真实写照。目前,在国内一线城市,夜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新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对夜间物质文化的消费依存度逐渐提高,夜经济成为一线城市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据统计,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夜间消费已经占到全天消费的50%,并还在逐步上升。
对石家庄而言,城市的“三年大变样”成果斐然,服务业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种商业业态持续引入,市民的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夜经济的提出可谓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