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方式多元化
按现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大银行几乎没有再融资压力
“中小银行再融资规模不大,现在大家关注的是大型银行的融资需求。”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文兵说,“从中期看,大型银行不会有太多的融资需求。目前,它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与国际上其它银行相比,其资本充足率水平并不低。即使明年上半年贷款继续快速增长,我们测算,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可能会在1个百分点左右。此外,这些银行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比如通过向银行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发行债券,商业银行自身净利润分配后的内部留存等等。”
交通银行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认为,今年内生资本仍然是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来源。内生资本主要来自净利润分配后的内部留存和一般准备的提取,这两项资金来源可以满足银行业60%以上的资本金需求。今年中国银行业表现强于市场预期,据预算,全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的水平将略高于上年的5834亿元,按照6000亿元净利润计算,可能将有3600亿元净利润留存在银行业内部,如果增加股票股利,减少现金的分配占比,则会进一步减少资金流出。此外,一般准备也会随资产规模同比例增加。因此,银行依靠内部补充资本金,可以满足发展需要,内生资本成为资本补充的重要来源。
今年三季度末,工、建、中、交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2.1%、11.6%和12.5%,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9.86%、9.57%、9.37%和8.08%。此外,这四家银行的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资本消耗速度相对较低,因此,未来两年内资本充足率有望继续维持在11%以上,按照目前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大银行将几乎没有再融资压力。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大银行的再融资仍存在不确定性。因为监管部门的表述是,目前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1%,并没有明确表示不会在未来提高此项要求,不排除未来继续提高资本监管要求,以促进银行补充资本来应对贷款质量波动风险的可能性。
据广发证券测算,假定2010年及2011年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标值分别为7%和8%,2010年上市银行的融资需求额为889亿元。如2011年的融资需求提前释放,则2010年所需的融资额为2036亿元。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在融资时会充分考虑市场状况,综合债券融资以及部分创新型融资方式进行,加之国有银行国家控股比例高,融资方案从出台至完成所需时间较长,实际对资本市场形成的冲击并不会像预期的那么集中。
银行应尽快调整业务结构
只有转变单纯依靠贷款的增长方式,才能摆脱对资本的高度依赖
信贷规模激增加大了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今年贷款规模增长太快,资本跟不上资产规模的扩张。” 许文兵说。
专家认为,只有转变单纯依靠贷款的增长方式,才能使商业银行从根本上摆脱对资本金的高度依赖。从长远看,银行不应该以高资本消耗的贷款为主要业务,而应当发展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等,尽快调整业务结构。
时下,许多商业银行已开始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公司业务模块总监林景臻说:“2009年,中行业务增长方式的特征是‘贷款拉动型’,主要表现在贷款业务实现超常规增长,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很大部分来自于贷款拉动,而明年中行的公司业务将转向‘存款拉动型’,更多地依靠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发展财务顾问、信托理财、直接融资等中间业务。”记者 欧阳洁 许志峰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