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4%左右,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
社会保障进入构建覆盖全民体系的新成长阶段。到2020年,我国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基本形成,我国已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成长阶段。
改革从主要是经济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的新成长阶段。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要求各方面的体制继续进行适应这种巨大变迁的改革,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面改革,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涉及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改革。 ■制图/巨琳 潘璠
存在问题
居民消费 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社会蓝皮书》指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居民消费慢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率(即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20世纪80年代基本都在50%左右波动,但90年代以后逐年下降,2008年降至35.3%,比1978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另外,在居民消费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都在扩大,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逐步下降,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调,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
蓝皮书对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重提高农村居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增加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入。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说,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差距,一是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严格规范劳动保险计划,提高居民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在收入再分配中,通过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鼓励性的资本转移政策和经常转移政策实现收入由高向低的转移;三是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抑制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对于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建议建立并完善企业集体工资协商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工资形成制度中的平等地位,从而形成公平、公正的企业工资形成机制。
中产阶层社会结构变动滞后经济结构发展15年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昨天介绍,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甚至有些指标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社会结构指标还没有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实现整体性转型,多数社会结构指标仍然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比如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一个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规模经验值一般在22.5%至65%之间,但到2007年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只有约22%,如以近期中产阶层的规模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要达到中产阶层占40%的水平,则需要约18年时间。
陆学艺说,综合判断,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如果近期不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不加大对社会建设的力度,按照目前的格局发展,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差距再次拉大
李培林说,从收入方面来看,估计今年全年城市居民收入可以增长到10%左右,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概增长只有6%-7%之间,所以城乡之间收入的增长率又拉开了3到4个百分点。
李培林说,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几乎持平,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3.33:1下降到3.31:1,是过去十几年来从未出现的可喜局面。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和增长速度之比都将再次扩大。 ■文/记者 柳剑诏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