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调查:在河北省清河县周边方圆500里内,享用羊绒制品的每百人中,就有60人穿的是清河羊绒衫;即使在全国范围内的羊绒制品消费人群中,清河产品也占到了20%以上。清河羊绒制品能够形成温暖全中国之势,有赖于这里无与伦比的羊绒产业优势。
清河的羊绒产业已有30年的历史,这一产业不但在该县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而且在发展中创出了闻名于世的三个“全国之最”。
清河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初加工集散地。清河的羊绒产业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如今全县已拥有梳绒机2万台,年加工各类无毛绒2.3万多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占到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说,就是该县羊绒产业的真实写照。清河精梳的羊绒不但以量大著称,而且以质高而闻名,这里生产的“精品羊绒”在全国少有,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所需的羊绒均来自清河。2000年,清河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羊绒之都”称号。
清河是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清河县在发展羊绒产业中,特别注重了羊绒纺纱一环的建设,先后上马了5万锭的半精纺、精纺生产线和67条粗纺生产线,而且这些纺羊绒纱生产线上马后全是满负荷生产,年纺羊绒纱达6300多吨,纺出的羊绒纱线从18支到200支,有40多个品种,既能满足针织羊绒衫、裤、裙、披肩、围巾等制品的需要,又能够满足梭织羊绒布、羊绒呢等的需要。清河的羊绒纺纱,不但为本地的羊绒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带来了方便,而且还销往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清河的羊绒纺纱,已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劲旅!
清河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制成品基地。清河县在向羊绒深加工推进中,先后上马了1万多台针织横机和500多台电脑提花机,还先后上马了60台箭杆织机,全县形成了年织羊绒衫、裤、裙等制品3600万件,用于制作西服、衬衣、羊绒呢服装的面料500万米的生产能力。清河羊绒制品的生产能力,在全国绝无仅有。因此,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了“中国羊绒纺织名城”称号。
清河羊绒产业的三个“全国之最”,使梳绒、纺纱、制成品三大生产环节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形成了清河羊绒制品成本低的最大优势。清河的羊绒纺纱企业,不用出县就能购买到如意的羊绒原料,这要比外地企业通过中间商购买清河羊绒,每吨要少花二三万元。同样,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在当地购买所需的羊绒纱,比到外地购买也少花不少的钱。正因为清河的羊绒制品成本低,所以在市场上就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比如,一件300克重的纯山羊绒衫,在清河从羊绒到纺成纱线、再到织成终端产品,其原料成本和工费总共需要360多元,厂家卖到450元一件,仍有近百元的利润,而外地企业若以同样的价格出售,连成本钱也不够。所以,许多外地羊绒深加工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纷纷把企业搬到清河发展。北京有家羊绒制品企业过去由于生产成本过高,生产的羊绒衫、裤、裙只能在高价位上运行,市场越做越萎缩。去年,他们在清河投资兴业后,得益于这里的产业优势,实现了产品在市场上的低价营销,市场做大了,企业的年获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
清河羊绒产业的优势,不但奠定了原料成本低的基础,而且也为打造优质产品提供了保证。清河羊绒精梳很讲究质量,他们打破了业界固守多年的在羊绒划级上的“一、二、三”的传统做法,而是把羊绒分为11个等级,这样就避免了“长中夹短”弊端。为什么有的羊绒衫会“起球”?原因就是羊绒“长中夹短”所致。清河的羊绒深加工企业,都是针对生产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长度的羊绒。比如织羊绒衫、裤、裙,各企业大都选长纤维长度在30毫米以上的羊绒,由于羊绒长度整齐划一,穿用起来“起球”现象就少见了;织大衣呢的企业则选择22—28毫米的短绒,这样的羊绒织出的羊绒呢,才能制作出宜人的绒面。清河羊绒制品质量的保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前些日子,石家庄两位省直的干部带着家属前来清河购买羊绒制品,一下子购买了20多件羊绒衫和6床羊绒被回去,亲戚朋友们看到了,大家都说,不但价格比石家庄低三四倍,而且质量也好。没过几天,他们又带着亲戚朋友再次来到了清河羊绒制品市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