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2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如何提高居民收入?
郑超愚认为,无论是要提高消费额度还是扩大居民收入,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国民经济能够可持续的较快增长。因为只有经济不断的发展,才能不断地创造出财富,同时不断地吸纳就业,保证居民收入增长。不过他也同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提出,从增加居民收入的角度来看,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注意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无疑会更有效的达到目的。
至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的方法,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放松市场准入。二是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主要是进行税费减免。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另外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郑超愚认为关键是要加快城市化。他说,中国的经济一直是二元经济,所以大的方向就是将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补贴三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此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还有特殊意义。中国经济正在扩大内需阶段,从大的角度来看,以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依靠农村补贴城市,三农的需求受到抑制。通过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增加城市的需求量,一方面提升农村收入水平,总之是在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聚焦 3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从近期来看,特别是从中长期来看,要想真正的提高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就要更加注重来完善和调整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这样才是一个根本的途径。”周小知说,居民收入增长的根基就在于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
至于如何完善,周小知表示,首先要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提高职工在企业收入分配中的话语权。他说,我国企业职工收入基本上是由企业决定的,虽然有些企业也搞协商工资,但是职工完全处于被接受境地,根本没有谈判能力,特别是一些农民工,工资水平过低,国家要出台一些保护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工资指导制度。要坚持同工同酬,要逐步消除各种制度壁垒,克服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现象,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