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项医改重点工作年底前完成
本报讯(记者 王丽强)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市2009年医改重点中涉及的33项具体工作已完成13项,还有20项正在进行,年底前确保完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栗进路,副市长刘明轩出席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医疗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8146个,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的市、县、乡、村四级卫生体系。全市已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分别达到78%、64%和90%。但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总体医疗保障水平还不高。
栗进路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医药卫生体制,才能确保每一位群众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栗进路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把这次改革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一件大事来抓。配备足够力量,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对各项任务目标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各项任务完成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部门多,任务繁重,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各级政府要按照优先保障、分级负担的原则,切实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资金投入。凡是涉及群众个人切身利益的政策性补助,财政要优先安排支出;凡是必保的资金投入,必须全部落实到位。
4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今年开始,在全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生长发育检查。到年底,市辖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力争达到70%以上;鹿泉市作为试点县(市),居民建档率要覆盖80%以上的农村居民。启动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今年起,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为35-59岁妇女进行宫颈癌及乳腺癌早期检查,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继续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要达到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
5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管理有效形式。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对公立医院补偿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积极探索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开展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试点工作。2009年选择1至2所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年内在全市30%二级以上医院推行。在三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增强医院系统服务功能,市一院、市中医院先行试点,并逐步扩大预约诊疗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医学专家的作用,合理安排诊疗时间,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未来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到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继续提高。
●到2010年每所三级医院要对口支援3所左右县级医院,二级以上医院要对口支援1-2所乡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到年底,市辖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力争达到70%以上,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要达到15元。
●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管理有效形式。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在三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