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保定:城建画卷品位为魂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7 9:58:59   
>> 相关新闻链接
·食用油价格后市看涨 ·外汇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进行多元化货币和资产
·中国贸易顺差减千亿美元 ·又到年末算账时 9种短期融资方法哪种划算
·央行明年建个人网银互联平台 各行互联互通 ·纽约汇市美元上涨
·美元“装死”有目的 意在施压人民币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回落1个基点
·美低利率政策或持续 加剧美元下行风险 ·谁在推动贸易保护主义

  本报讯(许顺兰、贺广君、刘敏、葛西劝)“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 11月18日,保定市出台《关于大力提升保定城市品位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提升城市品位作为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灵魂和主线,通过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建设低碳之城、展示现代之气、培树文明之风,实现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以及多所高等院校。今年以来,随着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推进,总投资1354亿元的80项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大水系、大交通、大城市”建设全面铺开。9月28日,总投资37.5亿元的大水系工程之清水入市工程顺利完工;建设对接京津、东出西联的大交通枢纽,城市路网、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进,“三纵四横一环”的大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一城三星一淀”大城市格局初具规模,市区发展空间从312平方公里扩大到2965平方公里;积极实施“一主三次”战略,定州、涿州和白沟·白洋淀温泉城已初步搭建起次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

    如今,古城的面貌正发生着巨变。而如何使城市实现从外延扩张到内涵丰富、从量到质的飞跃?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指出:“必须把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只有神形兼备,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为此,保定市坚持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从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建设低碳之城、展示现代之气、培树文明之风六个方面铺笔落墨,促进历史、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丰富城市的美学元素和文化内涵,强化城市的可识别性,为提升城市品位提供实力保障。

    彰显历史之韵。近来,保定市放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实施古迹修缮工程,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记忆。南市区集中了市区90%以上的文物古迹,该区出台《关于古街古建恢复性改造的规划意见》,市、区两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按照“保护古建,修旧如旧”的原则,使西大街、裕华路重现古貌,成为彰显保定深厚文化特色的名街和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河北文化商旅第一街。

    目前,清苑、满城、徐水、安新四县文物保护工作已实行一体化管理,市区淮军公所、光园、清河道署、古城墙、城隍庙、刘春霖墓、莲池书院、鼓楼等历史景观得到修缮、保护,裕华路、西大街、总督署西路等古城区改造已近尾声,淮军公所、清河道署近80%住户已拆迁完毕。下一步将建设古城遗址公园,一批老字号也将恢复历史面貌,给古城增添古韵。

    传承文化之魂。11月29日,中国体育史上首对奥运冠军伉俪庞伟与杜丽的婚礼在“冠军摇篮、体育之城”保定举行,引来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作为我省“冠军摇篮”的保定,已涌现出十几位世界冠军,而体育文化也成为保定别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资源之一。为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该市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繁荣发展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关汉卿大剧院、文体中心、尧帝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组织保定作家群编纂全面反映保定文化的系列丛书,将白洋淀旅游文化节、空竹艺术节、狼牙山登山节等品牌活动推向全国。

    营造山水之秀。为了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宜居型城市,保定以大水系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构建西依太行山,东临白洋淀,中间水相连、路相通的山水城市。大水系工程顺利实施,目前正加快推进“两库连通、西水东调、引水济市、穿府补淀”工程建设,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建设,市区水生态环境、水韵景观明显改善。

    展示现代之气。该市构建“一城三星一淀”城市格局,建设标志性城市建筑、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目前,全省最大的城市立交桥——— 电谷立交桥,华北第一高桥——— 保阜高速黑崖沟大桥,全国最大的T型钢构转体立交桥——— 跨京广铁路立交桥相继建设,并创造了桥梁建设的“三个之最”;万博广场、电谷广场、火车站改造等重点工程相继实施,城市水网、电网、气网、热网、通讯网建设统筹推进。

    建设低碳之城。日前,美联社、比利时国家广播电视台、加拿大环球邮报、意大利天空24小时新闻频道、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多家外国媒体陆续来到保定高新区采访,将在世界范围内总结推广保定高新区发展低碳产业的成功经验。保定是全国著名的低碳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电谷”所在地,近年来大力倡导低碳型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建设低碳城市。

    保定国家高新区几年来立足于“打造中国电谷,建设低碳保定”,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以新能源与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为核心,在六大产业上发展培育了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其中包括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英利绿色能源公司,风电行业的中航惠腾公司、国电联合动力公司等。保定国家高新区现已成为国家认可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平台。今后,该市将大力推广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使“中国电谷”成为保定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广应用太阳能技术与产品,建设“太阳能之城”。目前,东风路、天威路等几条主干道已全部采用太阳能照明,低碳主导型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培树文明之风。城市文明是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城市文明与城市品位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该市坚持不懈地抓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加保定城市品位的文明内涵。日前,保定市出台文明公约、行为守则,全方位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各类公益性活动参与者不断增加。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