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月底,被视为本月成品油调价的“窗口期”内,但官方调价通知并未如约而至。有分析人士认为,最可能的调价时间将推迟在11月初的几天内,调价幅度约在300元/吨。换算成柴油零售价可能上涨0.25元/升,汽油零售价可能上涨0.22元/升。
波涛暗涌,成品油批发价已上调
不过,零售市场上的平静并不能掩盖成品油业内的“躁动”。 受国际油价上涨及国内成品油上调预期的影响,上周国内成品油市场上曾掀起一阵波澜。多个省市成品油批发价有所提高,而尽管如此,中小零售企业对此仍然是“高低通吃”,一位从事成品油销售的石油业人士认为,油价上调在即,现在批发价再涨也还在国家规定的线里面,抢在调价前“囤油”那也是业内潜规则。
随着国内油价上调预期加大,国内成品油批发价近日暴涨。目前,绝大多数地区汽柴油批发价已调至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另据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两大主营单位已基本停止批发,以避免经营者趁机囤油。
出台政策要考虑下游承受能力
回顾整个10月份,国际油价可谓涨势汹汹,短短三周内连破70美元/桶、80美元/桶两大整数关口。尽管最近几天来,受美元反弹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连续下跌,但始终维持在77-78美元之间。与9月30日国家上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时的66美元国际油价相比,平均变化率已远远高出4%的调价幅度。因此有市场人士表示,国内油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也指出,下游行业承受能力一向是国家出台政策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况且,最近的历次调价中,下调价格时考虑因素都相对少一些,容易决策些,所以两次下调基本是到时间就下调了,但上调就要考虑多方因素,最终导致调价时间推迟。
晚报综合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