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区GDP占全国的62%
城市地位日益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2008年全国城市(指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下同)年末总人口37619.3万,比1949年增加33670.3万人,增长8.5倍;城市总面积46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达48.9%;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86279.5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62%;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6892.7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59%;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21296.7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的43.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3639.8亿元,占全国的71.6%。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为3.2:50.6:46.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城市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的产业构成实现了优化升级。2008年,全国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5931亿元、94343.5亿元和8600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2:50.6:46.2;与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了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2个百分点。
城市道路面积增加335540万平方米
城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路网建设、公交发展加快,城市交通功能得到迅速提升。
2008年全国城市道路面积达338795.3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加335540万平方米。随着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已有230多个城市开辟了公交专用道(路)。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8.83辆。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
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和各类污染控制的力度,加快了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进度,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居住环境,改变了旧中国城市贫穷落后的面貌,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008年全国城市供水总量达429.3亿吨,其中生活用量144.4亿吨,用水人口28336万人。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8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810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年处理总量达227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70.2%;排水管道长度31.5万公里,公共厕所11.5万座,市容环卫专用车7.6万辆。2008年末我国城市拥有园林绿地面积174.7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49年的2.9%提高到37.4%。
责任编辑:cprpu